本网讯(通讯员:)6月2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大学教授进课堂活动,实验室开放日走进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面向中高年级小学生开展测绘遥感学科知识科普活动。
启动仪式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张婧老师进行了致辞,对本次全国科普日活动进行了介绍,强调此次大学教授进课堂活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科普热情、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培养具有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实验室为本次开放日准备了两个专题的内容。实验室环境遥感专家陆建忠副教授以小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对《湖泊湿地与遥感》进行了科普讲解,通过多媒体动画、现场交流提问,让学生们了解了湿地的概念、遥感技术的特点和湖泊湿地遥感的特征;通过分享湖北洪湖开展的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协同的水生态环境检测试验,激发了小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学生们踊跃参与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陆建忠副教授倡导学生们要爱护环境,好好学习知识本领,长大后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关琳老师和珞珈三号01星技术总师王密教授团队研究生仵倩玉为学生们讲解了《珞珈系列卫星知识》,通过多媒体动画、卫星模型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了武汉大学卫星发射现状和后续发射计划;通过对比珞珈系列卫星、启明星和资源三号卫星的特点,让学生们自主发现不同卫星尺寸、寿命、幅宽与分辨率间的关系;同时分享了珞珈三号01星研制过程的趣事,展示了珞珈三号01星动态视频和三维重建影像,激发了小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在交流互动环节,通过让学生们观察分析实际地物与遥感影像间的相同点,来对不同的地物和遥感影像进行匹配,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遥感影像。
此次科普活动旨在引导中高年级小学生们从小“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在体验、学习中感受到科学世界的乐趣,在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启蒙。实验室将继续践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科普职能,探索面向中小学生科普的新模式,激发祖国未来建设者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志向,更好地传播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