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4-06
10
2025-07
近期,李锐教授课题组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支持项目“多源数据支持的特大城市高时空分辨率人口分布估计与人口流动感知(U20A2091)”,在城市高时空分辨率人口分布估计与人口流动感知领域产出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成果涵盖高时空分辨率城市人口流动及人口分布、人口分析单元划分以及城市人口空间活动感知与应用等方向,发表于SCS、JAG、GIScience & RS、GSIS、IJDE等期刊。论文指导老师除李锐教授外,还包括吴华意教授、桂志鹏教授,...
01
(通讯员:王卓尔,编辑:姚远)近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必军教授课题组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智能预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能源领域一区TOP期刊《Energy》(影响因子 9.4)及《Applied Energy》(影响因子 11)。发表在《Energy》的成果"An IMFO-LSTM BiGRU combined network for long-term multiple battery states predic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长期多电池状态预测的IMFO-...
2025-06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指南(2025年)一、简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原“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重组,于2025年1月获批建设(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前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实现近地空间、地月空间乃至行星空间近实时、高精准、高可靠的泛在融合智能信息服务为目标,将突破全球高时空分辨率态势感知、环境智能适应的实时自主测绘、...
30
2025-05
近日,吴华意教授团队在大语言模型地理空间分析代码生成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四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JAG,一区Top)、《Knowledge-Based Systems》(KBS,一区Top)、《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SIS,二区)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二区)。该系列研究聚焦地理空间分析代码的自动生成,针对当前大语言模型在领域任务中的适应性问题,...
21
(通讯员:蔡列飞、张子浩、屈文虎)近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肖雄武副教授课题组在困难条件下的无人机高精度实时摄影测量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系列成果于今年4月和5月相继在地球科学一区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TGRS)、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会刊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SPRS)发表。 发表在TGRS的成果“RTO-LLI: Robust Real-time Image ...
2025-04
(通讯员:涂志刚、姚远)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涂志刚团队最新研究成果Visual Prompting for One-shot Controllable Video Editing without Inversion被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2025(CCF A类会议)录用在线发表。张正博博士和周誉喜硕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涂志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在本成果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提示 (Visual Prompting) 的新型一次性可控视频编辑 (OCVE) 框架,旨在规避传统DDIM反演带来的误差累积问题。...
新闻网讯(通讯员姚远)2025年3月23日上午,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江万寿研究员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低空飞行全域环境风险量化测评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与应用”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吴红波副院长,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武汉大学张过教授以及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办主任姚远主持会议。...
16
2025-03
近期,刘进、许妙忠、邵振峰团队研究成果《Enhancing Object Detection With Fourier Series》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PAMI)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刘进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实验室鲁仲缘博士、邵振峰教授和许妙忠教授。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检测方法——傅里叶级数目标检测(FSD)。通过将目标的轮廓闭合曲线编码为两个一维周期傅里叶级数,构建了傅里叶级数模型(...
06
李必军教授团队在智能驾驶与机器人三维点云环境感知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神经网络架构设计过程中,深且窄的网络理论上内存占用极低,在车载、路侧等端侧环境具有巨大优势,可指导下一代端侧芯片架构的设计。团队联合东风悦享先后提出混合编码器和超深局部聚合网络架构,解决智能驾驶点云感知中长期存在的局部特征提取效率低、局部和全局特征融合不充分、复杂动态环境优化困难等瓶颈问题,实现了点云处理效率与精度的双重突破。...
05
2025-02
近日,我室遥感卫星地面站沈欣课题组在遥感卫星成像任务优化调度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在地球科学与遥感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TGRS,中科院一区)和智能计算期刊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SWEVO,中科院一区)在线发表。发表在TGRS的成果“Multistrip Stitching Imaging Mission Planning Method for SAR Satellite Regional Mapping Considering Onboard Energy Consumption”...
13
2025-01
(通讯员:沈欣,审核:姚远)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项目办发来感谢信,感谢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承担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轨试验的遥测数据接收任务。根据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项目办任务安排,2024年10月8日-10月11日,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S频段遥测和X频段载荷数据共计11圈次,任务执行成功率100%,高效保障了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轨飞行试验任务。 图1 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13米口径S/X频段天线跟踪实践十九号卫星据悉,...
近日,邵远征副研究员作为第一完成人牵头完成的国家标准《地理信息在线共享接口规范》(GB/T 40525-2021)获得2024年度武汉市标准创新贡献奖。《地理信息在线共享接口规范》属于国内地理信息标准化领域第一个全面规范在线共享的顶层标准,也是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的基础性标准,面向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在线共享需求,规范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基本服务接口,定义了数据目录服务、数据发布服务和数据操作服务,有助于地理信息数据提供者、...
近日,《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IF=26.2)在线发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田礼乔教授课题组关于全球河流泥沙浓度和通量遥感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hanges in global fluvial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between 1985 and 2020”(1985-2020年全球河流泥沙浓度与通量变化)。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级博士研究生孙相晗、田礼乔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冯炼教授为通讯作者。...
2024-12
2024年12月20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熙教授、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王绍举教授团队共同完成的《基于夜光遥感的黎巴嫩人道主义局势报告》(Humanitarian Situation Report of Lebanon by Night-time Light Remote Sensing),该报告为联合国在黎巴嫩南部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图1.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李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