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4-03
近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京举行,会议表彰了2023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锐志教授牵头,联合深圳沧穹科技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北京高德云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方科研力量共同完成的“国产自主可控音频定位芯片核心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21
(通讯员:葛英伟)近日,郭丙轩和肖雄武课题组在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的水域自动修复及场景高精度三维重建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于2024年2月在测绘遥感领域中科院一区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发表。论文题为“Full-automatic high-precision scene 3D reconstruction method with water-area intelligent complementation and mesh optimization for UAV images”(具备水域智能补全和Mesh优化功能的无人机多视影像全自动高精度场景三维重建方法)...
30
2023-08
(通讯员:葛艳、姚远)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项,获批立项17项,总体立项率为32.69%,比去年大幅提升,青年基金立项率达53.85%,再创新高,钟燕飞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智能解译”。为做好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我室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积极组织参与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训,...
24
2023-03
近日,我室涂志刚研究员、杨必胜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PAMI)发表题为“Consistent 3D Hand Reconstruction in Video via Self-Supervised Learning”的学术论文,介绍其利用图像和视频中包含的纹理、运动学在内的广泛约束,设计无监督3D手势识别和重建学习框架领域的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涂志刚研究员、硕士研究生黄志胜,通讯作者为我室优秀硕士毕业生,...
10
近日,实验室方志祥教授团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发表浒苔绿潮灾害监测方向最新研究成果《Estimating Ulva prolifera green tides of the Yellow Sea through ConvLSTM data fusion》。自2007年以来,中国黄海海域每年都会爆发不同规模的浒苔绿潮灾害,对当地的水产养殖业、海洋旅游业、海上交通运输、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应对浒苔绿潮灾害,需要每天监测浒苔的进展情况。但由于云层、气溶胶、时空分辨率、...
02
16
2023-02
15
近日,实验室田礼乔教授团队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期刊发表遥感在盐湖卤虫条带识别及监测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A novel remote sensing index for brine shrimp (Artemia) slick detection in salt lakes 见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se.2022.113428 卤虫(丰年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内陆盐湖和人工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对渔业养殖和盐湖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卤虫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09
2022-12
本文主要介绍武汉大学廖明生教授的雷达遥感团队近期关于InSAR技术在城市精细监测发表的最新成果。 城市地表和人工建筑的稳定性监测一直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监测内容之一。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以其大范围、高精度、高空间密度的形变获取能力,被广泛用于大范围地表形变监测。近年来,随着星载SAR系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时序InSAR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要基础设施的监测。廖明生教授的雷达遥感团队瞄准城市地区...
2022-09
研究发展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突破复杂条件下天、空、地多平台多传感器摄影测量精确、快速处理技术瓶颈,研制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几何、辐射精校正的自动化快速算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平台,服务于我国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研究遥感影像解译的自动化、智能化、定量化处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结合国家对地球空间信息的需求和当前传感器向多平台、多通道、多时相、高分辨率方向发展的趋势,研制相应的遥感信息接收、处理、分析与应用系统,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
研究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管理技术、高性能地理信息技术、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的技术和标准、空间信息智能服务方法和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支撑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
研究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与通信技术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突破多传感器集成与精密定位定姿、传感网数据实时传输等关键技术,实现从时空数据采集、传输到时空数据的自动化实时化处理,为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精密导航定位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多系统(GPS/GLONASS/Galileo/北斗系统)导航定位信息集成融合,多平台、多传感器高精度定轨等技术瓶颈,解决北斗广域差分增强系统和室内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为高精度室内外一体化导航定位服务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