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按:1月14日,《中国教育报》第12版用整版篇幅报道武汉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我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学生、共建昆山-杜克大学、推进中法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等情况。
>>>关于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 校长有话说
“我拥有一个‘武大梦’,梦想着武汉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在首届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学峰会上,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院士,再一次充满激情地向世界宣示了自己的梦想。
峰会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主办,俄罗斯政府“5-100工程”承办,2014年12月3日至4日在莫斯科举行。李晓红作为仅有的中国校长应邀出席,代表中国高校作全英文主旨发言,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题,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和武汉大学的实践,并提出了自己的多个观点——
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更需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点,其国际化应该是保持研究相对独立的前提下,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文明。中国大学在全球化时代要力争“世界一流”,更要保持“中国特色”。
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要注重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大学必须支持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完成国家的历史使命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建设,这也是武汉大学一贯坚持的理念。
李晓红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是国际化的大学。那么,如何才能在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走得更快更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提出:一要做到无缝对接,二要注意文化差异,三要政府大力支持。
2014年10月底,李晓红率团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高校;此前,校党委书记韩进率团先后访问了英国、爱尔兰和哈萨克斯坦高校。出访成果丰硕。
李 晓红说:“我们之所以能在访问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与我们注重交流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一起出来访问的学院院长都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他们在语言上没有 障碍,不需要通过翻译交流,这就叫无缝对接,容易拉近距离。而且他们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很容易在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
注 重双方的文化差异和尊重合作方的办学理念非常重要。李晓红认为,过去中国一些大学与外国大学合作会有曲折坎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的交流不够深入。另 外,中国有些大学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尽快见到成果,而西方大学更重视树立长期合作的观念,希望拿出扎实的学术成果,把合作项目做成品牌。因此,武汉大学在 与国外大学合作时特别注意双方的文化差异,理解和适应对方的教育体系和办学理念,努力建立长期和深入的合作关系。
随 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学术成果不断增多,国外著名大学与中国学术交流合作的愿望也越来越强。“所以说,我们不但要珍惜这样难得的机遇,更要抓住机遇,乘势 而上,加快武汉大学的国际化步伐。”李晓红说,中国政府在支持大学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在邀请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和鼓励学 术人才走出去方面,还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得更好。
“武大目前在世界著名大学排行榜上已经进入了前400名。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2020年进入200位左右的排名,把武大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对此,李晓红充满信心。(王丽萍 江亚平)
>>>世界舞台响起“武大声音”
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新址揭牌
马西莫夫访问武大
2014年,武汉大学进入QS、USNews、《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400强;“自然指数”居世界105位。武大人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又近了一点。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在世界大舞台尤其是高等教育舞台上,“武大声音”越来越响亮。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2012年,武汉大学获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李德仁院士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是该组织的最高荣誉之一,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极具影响力的10名杰出科学家。
许多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中,频频打上武大烙印——
2013年4月,泰国公主诗琳通再临武大,为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新址揭牌,武汉大学与泰国携手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
龚健雅、秦天宝、曾令良、郭齐勇、马费成……重要国际会议和学术组织中,总能看到武大学者的身影。
学校还主动走向世界,先后举办两届海外学术周,与德国哥廷根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数十所世界名校展开交流。国际科研领域吹来一股“珞珈风”。
近年来,学校赴海外开展多场招聘,揽科研团队领军人。邓子新院士、舒红兵院士、谢丹阳教授、崔晓晖教授等十多位知名学者加盟武大。
学校又将目光投向海外青年学者,举办国际交叉学科论坛,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才俊会聚珞珈山,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学校注重教师的国际化背景。36个学院中,三分之二的院长具有国际经历或海外学术背景。
培养国际化学生
公共卫生学院硕士许智在武大待了7个年头,其中2009年到夏威夷大学学习。她说,“这段出国学习经历成为我人生的分水岭。”她是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武大已与美、法、德、英等多国联合开设示范性学生国际培养项目,每年向60多所世界名校选派交流生,并积极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20多个出国进修项目。
中德理工双学位班、中德ESPACE全英文双硕士班、中德法律班、中法物理班、中法法律班、中法经济班、中法医学班、中英建筑学班……大批学子在读期间就拥有在世界名校学习的“第二校园”经历。
除了携手世界名校联袂打造“尖子生”,还有无数学子飞向世界各地。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每年近半学子被世界名校录取。
武大还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留学生,目前共有来自110多个国家的2300余名学子在珞珈山求学。
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1992年毕业于国际法专业,只用3年就取得了学士学位。他对武汉大学感情深厚,曾三次专程回校访问。尼泊尔籍校友塔姆获得该国总统亲手颁发的“杰出教育贡献奖”;凯西获该国科学院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还曾任总理的私人医生。
深化国际合作办学
随着昆山杜克大学2014年正式招生,武大国际化办学踏入新征程。
2012年10月,世界健康基金总裁来访,与武大签署第三个5年合作协议。早在2002年,双方就联合创办了HOPE护理学院,来自美国的“洋院长”玛莎带领学院缔造了中国护理新模式。
学 校在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领域,重点建立了若干国际合作大平台。学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 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法国巴黎七大、法国洛林大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信息管理学院加入国际拔尖图书情报学院联盟,成为发展中国家首个、 亚洲第二个成员单位。
高层次的国际合作,正在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力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突破口。(陈丽霞 付晓歌)
>>>武大携手杜克:中美教育的深度碰撞
昆山杜克大学新校园启用
到一流的名校与一流的学院,和一流的学者开展交流,这是武汉大学国际化办学战略中“高大上”的选择。
与美国杜克大学的合作,便源于这样的选择。
本着面向全球创办世界级大学的共同理想,两校合办的昆山杜克大学、武大-杜克研究院应运而生,携手开展深度合作,让梦想照进现实。
优势互补 兼容创新
2014年8月20日,武汉大学与杜克大学合作创办的昆山杜克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典礼,迎来首批国内外师生。11月,昆山杜克新校园正式投入使用。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表示:“昆山杜克大学不是两所母体高校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中美教育的深度碰撞,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与兼容创新,实现重构与升华,是利用两国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道路的典范。”
杜克大学校长理查德·布罗德海德(Richard Brodhead)坚信:“昆山杜克大学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教学中心,有助于开创全球教育的新模式。”
昆山杜克大学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武汉大学前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担任。师资队伍由杜克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国内其他一流大学的教师组成,生源为50%中国学生、50%国际学生。
借船出海 再打品牌
2014年11月17日,武大-杜克研究院挂牌成立,两校再次“联姻”,集中优质智力资源,在交流与合作中协同发展。
一边是美国排名第七、全球排名前十五的杜克大学,一边是中国“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武汉大学,作为两所顶尖大学合作孕育的成果,无论是昆山杜克大学,还是武大-杜克研究院,都备受瞩目。
武大-杜克研究院定位为科研实体,吸引来自武汉大学、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以及全世界的师生展开合作,培育协同创新项目。
不仅促成教授间全方位对接,武大-杜克研究院还成为武汉大学与杜克大学深度合作的又一契机。武汉大学就此借船出海,乘势而上,全面打响武大的国际品牌。
东西融合 全新范式
武大-杜克研究院在昆山杜克大学校园内挂牌之时,布罗德海德与李晓红再度相逢,展开“兄弟间的交流”——
话题一:两校是怎么成为合作伙伴的?
布罗德海德: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高校,有着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武汉大学有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我想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合作伙伴。
李晓红:两个学校有很多共同点:都是综合性大学,有许多共同的优势学科。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开展国际办学的共同愿望。布罗德海德校长去过很多学校,最后选择了武汉大学,这将是武汉大学走向国际化的一大步。
话题二:昆山杜克大学前景展望
布 罗德海德:我们本着三个目标创办了这所大学:首先,昆山杜克大学将为全球国际化时代的大学教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示范;其次,研究领域将会聚世界各地人才, 针对全球重大问题共同钻研,出谋划策;此外,这将是一所坐落于中国的国际性大学,世界各国的学子在这里体验彼此的文化,成为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李晓红:我们的期待是一致的,武汉大学将会努力支持昆山杜克大学的发展,让它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话题三:两校的合作将为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布罗德海德:希望我们能够为中美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推动教育、科研领域交流,在新型教育模式中,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晓红:我们不仅仅是在创造一所新的学校,更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武大-杜克研究院是一个思维碰撞的地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绽放出璀璨光彩。(李琳)
>>>珞珈山水浇灌中法友谊之花
法国前总理埃罗参观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呈现一派生机。法国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多方位的合作,其中寻找一所大学作为文化交流的窗口,十分重要。
早在1896年就与法国有过合作的武汉大学,成为仅有的合作对象。1980年签订的《中国武汉大学与法兰西共和国合作会谈纪要》,是改革开放后中法两国在教育领域的首个合作备忘录。
34年来,师生以知识为媒介,互通两国璀璨的文化瑰宝。中法交流成为武汉大学国际合作交流最突出的特色。而武大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和法国交流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高校之一。
2014年12月1日,巴黎卢森堡宫举办盛大颁奖晚会,武汉大学吴泓缈教授与国家卫生部门领导人、法国企业家皮尔·卡丹等一道,被评为“中法建交50年50人”。此前,吴泓缈还获得法国政府金棕榈教育骑士勋章。
刘道玉、赵剡、周云峰、孙洪、王靖……武大共有10名教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各类荣誉勋章。
与此同时,法国学者纷纷来到珞珈山。每年有近300人来校访问,50名专家在武大长期任教,其中5人先后获湖北省政府“编钟奖”。
珞珈山与塞纳河隔空辉映,凯旋门与樱花城堡相得益彰。双方交流日益深入,中法无边界实验室、巴黎化学信息与分子实验室、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中法肝胆疾病研究院……30多项科研合作逐一展开。
作为分列不同语言体系的文明大国,语言文化的交流不可或缺。1999年,武汉大学与法国合作建立法语联盟,每年出入其间的学生达4000多人。2006年合作创建了巴黎第一所孔子学院。
武汉大学与法交流创下了多个首次。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蓝博访问武大时说:“武汉大学是向法国输送留学生最多的学校之一。”
“难办的事情,我们办成了!”法国科学院院士斯托兹回顾武大与洛林大学的合作历程时,颇为自豪。中法医学教育合作15年,培养学生近300人,毕业生成为国内医院“抢手货”,部分赴法深造。武大还接收了近百名法国著名大学的学生来校实习,人数之多,在中国高校尚属少数。
中法法律法语双学位班、中法物理双学士学位班……在全国高校首创中法世界经济试验班后,近20个中法联合培养特色班,又成为学校的“王牌”,培养了大批熟练掌握中英法三种语言、具有特殊知识结构的专业精英。
2013年12月7日,时任法国总理让-马克·埃罗光临珞珈山,在校史馆发表演讲时,看到许多学生并没有带同声传译器。他说:“现场这么多武大学生精通法语,这是我们深入理解、共同分享、沟通交流的基础。”2007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来访时,称赞武大是“中法交流的典范”。(严航)
>>>孔子学院展现魅力中华
著名作家方方、毕飞宇、黄蓓佳畅谈文学创作,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演绎曲艺艺术的魅力,杜青钢教授等知名学者讲解中国文化深层次内涵,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亲临指导……
在武汉大学参与建设的孔子学院,除了讲授汉语课程、表演中国民乐、展览佛教壁画、举办新春联欢和开放日等“常规活动”,上述“高端项目”也已成为新常态。
武汉大学在法国、美国、德国和英国参与建设了4所孔子学院,已形成集教师培养、教学资源开发、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汉语国际推广体系。国家汉办曾组织全球孔子学院70余名中方院长前来观摩研修。
2013年,在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武汉大学被评为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3次获“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外方院长米歇尔(Michele Heryford)两次获“优秀院长”称号;巴黎七大孔子学院两次被评为先进孔子学院。
100封感谢信
“谢谢你来我们学校,我很喜欢你的舞蹈,我想去中国。”“你让我们知道了关于中国的那么多东西。”在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的杨苑,收到了100多封美国师生的感谢信,真挚的情感扑面而来。
在派驻宾夕法尼亚州期间,杨苑主动到周边地区的中学做汉文化宣传,除了表演蒙古舞和太极拳,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令师生意犹未尽。
火爆汉语节
《愚公移山》、《堵车》、《晚餐》……由孔子学院师生自创的小品,亮相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七大)汉语节,结合中法两国文化特色,讲笑话,抖包袱,赢得阵阵掌声。4个多小时中,90多名师生参与了19个节目的演出,在欢声笑语中学汉语。如今,汉语节已成为巴黎七大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在德国鲁尔区,市民们来到“知识之夜”,体验中国文化。鲁尔都市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忙得团团转,才刚手把手教完编制中国结,马上又开始展示毛笔字。一位正在宣纸上舞文弄墨的小女孩兴奋地说:“Interessant(很有趣)!”还得意地展示了几个刚学会的汉字。
边游戏边学习
一条背上写着汉字“车”的“蛇”在大屏幕上匍匐前进,两位金发碧眼的青年拿着遥控器,指挥“蛇”快速绕过障碍物,碰到“水”字,然后再去碰“马”和“龙”,组成成语“车水马龙”。屏幕上显示:得分。两个玩得大汗淋漓的青年高兴得相互击掌,又继续往下玩。
这个汉字版“贪吃蛇”游戏,是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的产品之一。这是一家国家级别研发机构,是全球孔子学院教学资源仅有的提供者,其多媒体电子教材和“云资源”系列产品,通过国家汉办在全球推广,颇受青睐。(肖珊)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1/14/content_429631.htm?div=-1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14日 摄影:张然、钟南 本网编辑:杨欣欣)
(转自武汉大学新闻网:http://news.whu.edu.cn/info/1002/42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