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敢伸大义者,才见真情;
生灵涂炭时,不计失利者,方是真慈悲。
——题记
2008年5月25日下午。
记者走进中国地质调查局抗震救灾卫星遥感数据解译组租来的临时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装满了各种药品的大箱子: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三黄片、金嗓子喉片……
“今天晚上12点前,我们将完成14个重灾县市的卫星数据解译工作!”
在我前面带路的秦绪文,已是几昼夜没有合眼了,一身疲惫,双眼血丝。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欣慰笑容。
“14个重灾县的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要是在平时,59个人的团队干,最少需要14个月的时间,可是我们只用了不到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效率是平时的55倍。”来自地调局航遥中心的杨金中博士,言辞之间,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
“绝对不可能完成!当我接到任务通知时,我的第一反应告诉我”,杨金中博士补充到。
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只有59人的团队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探询缘由……
艰巨特殊的任务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号召,快速反应,举全局之力,调动一切力量,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地震发生后,由于灾区道路堵塞、破坏严重,潜在的地质灾害频发,难以进入现场勘查灾情。在此情况下,利用卫星、遥感和航天技术的优势,快捷、全面查清灾情、次生地质灾害的情况,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就成为和救人同等重要的当务之急。
5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队伍,组织局系统精干力量,成立了卫星数据解译组、灾害评估组、地质资料组等7个小组,要求7个小组快速评价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总体情况,及时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提供依据,为中央有关部门和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地质资料。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要求在5月26日前,完成四川、陕西、甘肃84个受灾县中,14个重灾县的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6月15日之前,提交剩余的70个受灾县次生地质灾害情况调查评价报告。
5月25日,为在一线指导抗震救灾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提供了12个重灾区的成果图件、报告和数据光盘;为国土资源部赴甘肃灾区救灾提供基础资料。
截止5月25日,14个重灾县的调查评价报告按要求已如期完成。到29日,已经完成17个县的调查评价报告。
特别团结 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这支队伍由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省地调院、河北省遥感中心、湖南省遥感中心、安徽地调院、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航遥中心、河南省地调院等10多家单位的59名专家,在短暂的4个多小时内组建成的。许多人接到局里的通知后,没有来的及回家,就直接从野外工作一线直接来报道了。这支队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是一支特别团结、特别能战斗的特殊队伍!”卫星数据解译组负责人庄育勋和叶建良,说起这支队伍,难以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几乎异口同声地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庄育勋告诉记者,卫星数据解译组的59名技术人员,许多都是初次见面。起初,他们担心工作上配合起来会存在问题,但没有想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心,相互很关心、照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短短8天时间里,完成了需要14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在检查卫星数据解译组工作时,看望和慰问了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专家,并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团结的力量,也是爱的力量,使这个团队在国难当头时,想灾区人民所想,急灾区人民所急,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从不说自己忙累的全国劳模
中等个头,古铜肤色,一脸谦和,不善言辞。——第一眼看到来自湖南遥感中心的余德清总工时,我如是感觉。
让人绝对想不到的是,眼前的这个人,还有个“唬人”的头衔——全国劳模。
采访余总工,他坐在我身边,有点拘束,一个劲抽烟,疲倦的脸色,带着谦和的微笑。
我打破了沉默,让他谈谈这些天的感受。
“也没有做什么,都是应该做的”。他轻描淡写地说,老余的语言朴实得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站在一旁的秦绪文告诉我,这次老余本来可以不来,身为全国劳模、单位总工,事务缠身,刚从野外回来,爱人患病住院,无人照顾。5月19日,打电话通知他的时候,他不假思索,痛快答应了要来,没想到当天晚上2点,老余就带着设备,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北京。安装好设备,不顾一路辛劳,立刻开始工作,一干就是40多个小时。这些天来,老余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我们看他实在太累了,赶他去休息,他都不肯去休息。虽然这么忙和累,可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自己忙和累的话。为了让他有个好的休息环境,我们给他安排了个单间,他死活不肯去住,说一人住单间太浪费,能给国家省点钱,就省点。
老余,人如其名——道德高尚,做人清白。老余,如一泓清澈的山泉,如一面明澈的镜子,如一把标尺,站在他面前,我们可以看出自己的高度。
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老余,总觉得自己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
老余如茗,需慢慢品味。
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次河北省遥感中心来的人最多,带的设备也最多,并带来了车辆和大量现金,基本上把家底都带来了。——一个总共38人的单位,来了7名技术骨干,4台大型制图设备。
今年54岁的乔彦肖,来自河北省遥感中心,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这些天连续几十小时紧张的工作,使他有点吃不消——血压上升。可他吃完降压药后,又爬到办公桌前。记者看到他时,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都没有发现我们站在他身后。
谷延群,来自河北省遥感中心。说起抗震救灾,这个燕找赵大地的血性男儿,情绪激动不已。
“我本来想申请去四川抗震救灾一线去的,凭借多年野外工作经验,在抗震救灾中能够用上,没有想到单位派来这里。现在觉得,这里的工作也很重要,我们的劳动成果,可以用来指导一线抗震救灾工作,也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话语之中可以看出,谷延群虽然没有能去成一线,来这里工作还是觉得有用武之地。
肖桂义告诉记者,谷延群是个对工作很“苛刻”的人:他负责制图,按常规要求,数据精准到10--20米就可以了,可是这个“另类”却对自己提出,要把误差控制在10米之内。为此,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进行校图,一张图校对一次,就需要7—8个小时,可他乐此不疲。因为,精准的数据,可以真实反映出每条河流、道路被损坏的长度,受灾村庄、滑坡、崩塌和堰塞湖面积及库容,这些极其重要的数据,对抗震救灾和防范次生地质灾害是非常重要的数据,事关灾区一线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危。
别人告诉我,谷延群来这里时候,母亲病重住院,他在医院照顾母亲。当他接到电话通知后,这个“狠心”的人,毅然丢下需要人照顾的母亲,直接从医院赶赴北京报道。可是,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却只字为提家里的事。
谷延群,用对自己的“苛刻”,把工作做到了极至,他情愿“苛刻”自己一人,让灾区数十万人得到安全的保障;他把对自己亲人的爱,无私给予了灾区数十万人民。
你把事情做不好就不要再回来见我了!
张过博士,来自武汉大学,是一名老师,专长编写软件。张过告诉记者,这次由于接收的卫星数据格式不同,先前的商业软件支持不了,大量急需的重的数据无法计算。
在危难之际,张过显示出了人如其名的“过”人之处,通过几昼夜连续作战,他编写出了满意的软件,解决了燃眉之急。
“你把事情做不好,就不要再回来见我了!”。在武汉,临行前,张过的导师李德仁院士,掷地有声地给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前几天,我给我妈打电话。我妈只上过几天小学,她不了解,也不会明白我具体在干什么。电话中,她告诉我,一定要把为灾区人民的事情干好!”此时,张过布满血丝的双眼,已满含热泪。
李德仁院士和张过母亲的话,不是豪言壮语,却重如千钧,给张过以力量、鼓舞,也让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听了都热血沸腾。
来自四川灾区的专家黄洁
黄洁,来自四川省地调院,是这个团队里为数不多的一名女专家。紧张的工作,睡眠的严重不足,使她脸色憔悴,口腔溃疡。
“大家在这里不计名利、报酬,连续做战,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互相激励,许多人身体透支严重,却咬着牙在坚持工作。”
“今天是杨金中儿子的生日,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回家,而是一直在办公室处理数据。”
“许多人,家中孩子马上面临中考、高考,家中老人、病人需要照顾,但大家舍‘小家’顾‘大家’,来这里为灾区人民做贡献”。……
说到动情处,黄洁已言语哽咽,眼泪潸然。
黄洁的心情是急切的,因为她还有许多亲人朋友,身陷灾区,急需救助;黄洁的感受是真切的,她有幸加入这个特殊的团队,亲历和体验这个团队的精神。
大德无形,大爱无疆。在采访他们的过程中,我始终被一种激越的情愫所包围,一次次被感动,接受着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由于篇幅有限,他们感人的事迹,不能一一列举,甚为遗憾。
最后,让我们记住,还有张路、张志、陈有明、张瑞丝……这样一群为抗震救灾,默默工作、可敬、可爱的人!
(记者 于德福 通讯员 王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