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老师: 实验室换届后,我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一年来,实验室稳步前进,发展势头良好。但我还是一直在想,按照国家的要求,实验室怎么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开学以来,我一直在外面开会,今天刚好有点空,我利用这个时间谈谈一年多来对实验室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一些思考。下面,我谈谈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大好形势下的投入与产出问题
进入“十一五”以来,总的来说,整个实验室发展形势非常好,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非常好。国家的科技规划里面,对对地观测与导航的投入非常大,这与我们实验室主攻的方向——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关系十分紧密。
在“863”计划里,开创了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的新局面。同时,在2020年之前16个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有二、三项是跟我们有关的。一个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另外一个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我是专家组的副组长。这个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将通过发射一系列卫星来提高我国对地观测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最近,气候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领导人的重视。国家计划增加发射一批用于灾害、环境、大气、海洋监测的高精度卫星。对测绘卫星来讲,将分三个阶段,使之能满足1:10000地形图的要求。
这是国家的形势。反映到实验室的项目中来,2006年到2007年,我们申请到的自然科学基金、“863”的面上项目都比较多,而且还得到两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所以说,形势应该说是大好的。
形势虽然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在一些重大、重点项目里面,关注得还不够,攻克的力度还不够。有一些上千万的重大、重点项目,我们没有策划好。没有能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有的作用。所以,虽然形势大好,但是大家还是要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实验室领导班子要做好策划,要进一步抓大的项目,为国家挑重担。
形势大好,任务也很多。我有一点担心,怕任务多了以后出现混乱。现在,拿到钱相对容易,但能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希望所有拿到项目和课题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一定要对得起这些项目,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现在,一个50万、100万的项目,似乎也算不上很大的项目了。但是,对于城市里的下岗工人和农村的农民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钱!我希望所有的项目负责人、所有项目参与人员,一定要保质保量、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其次,我们的技术条件已经得到明显的改进。我们申请的“985工程”建设平台,拿到一个地球空间信息一级平台建设的项目,其支持力度在武汉大学排名第一,5年内计划投入2.2个亿,每年投入4400万,拿这笔钱我们买了好多硬件,比如虚拟现实系统、MODIS卫星接收站、ADS40、LIDAR系统等等。我们还要购进一个新的卫星接收系统,接收THEOS卫星2米分辨率的卫星图像,这又要投入很大一笔钱。这个钱投进来以后,是需要见到成效的。“985工程”今年已经进行到第三年,我们马上面临一个如何交账的问题。实验室不仅是教育部的创新团队,前不久又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级创新团队,又会有几百万的支持进来。技术条件的大大改善,对我们的要求必然是大大提高。我希望实验室的每个成员,包括研究人员,包括管理人员,都要仔细想想怎么交这个账。“985”工程给张祖勋院士那里投入了200多万元,做出来的DPGRID很不错,国际国内的反映都非常好,这大概是可以交账的一个项目。高投入要讲高回报,所以,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做出好的成果。
关于形势与任务,我希望大家能想这么一个问题:事情是靠大家做的。我没有这么大的本事,龚老师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现在,外界看我们不再是以前的目光了,五年、十年以前,我们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做出了VirtuoZo,做出了吉奥之星,做出了立得移动测量车等等成果,可以说投入很少,产出很大。现在投入增大了,我们的产出是不是成比例地增大了呢?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请大家去思考。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在好的条件和机制之下,真正把这些投入变成自主创新的论文、技术、系统、软件,解决国家的需求,当然也包括市场的需求。
我有的时候真是睡不着,想到这个心里就很紧张。原来没这个钱投入的时候还轻松一点,现在大投入进来后就紧张了,我、龚老师或者我们几个主任可能是最紧张的,但是,只靠我们几个紧张是不行的,大家都必须把这个放在心上。在形势和任务这个问题上,我希望大家多开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要从更高的高度进行思考,这是今天我跟大家共同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二、关于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问题
我是在德国拿的博士学位,也在ISPRS做了八年委员会主席,也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也看外国人的文章,也看外国人的博士论文,我始终有一个困惑,包括我们“973”专家组像周光召院长等等都感觉到,现在中国科学研究的一个弊病就是深度不够。我指导了这么多的博士论文,尽管其中有四人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但是,我还是感到,我们的论文很脆弱。脆弱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博士论文、我们的具体科研成果的深度往往不够,实验还不够。你提出一个理论,批判人家不好,说你自己的好,试验的例子也就一个或两个,经不起反复推敲。今年暑假,朱庆跟我到欧洲去参加一个光学摄影测量成像的会议,我们听了airborne, spaceborne 数字传感器及其应用。最近,请苏黎世理工大学的格林教授来实验室作了三场报告,我们也多次交流,他就多次跟我说,现在中国的许多研究往往没有达到必要的深度。我在德国做的博士论文是324页,大概140多页是讲理论,有180页做实验,验证理论对不对,要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深化这个理论。现在,我们有的博士论文,写100多页,有80多页是做理论推导的,大概有50页是抄的,最后的实验用20几页混过去了,所以人家说我们不能登你们的这些文章。我们这个实验室,凡是被SCI收录的文章,估计都在15页20页之上,只有实验分析具有说服力,人家才会刊登你的文章。
国外研究人员在深度上比我们要强。比如说研究数码相机,我当年一起读博士的一位朋友雅克森博士,他现在还在钻研系统误差:到底是DMC四个镜头分别用四组附加参数还是只用一组附加参数,哪一个更能消除系统误差;附加参数有几个,是少一点好呢,还是多一点好等等。做ADS40也是仔细去推敲这些问题。做卫星测图的,比如说格林教授他们参加全世界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两米五左右卫星的可以测绘的图像进行研究,找了5个国家的实验场,拿了大量的数据来验证不同的卫星,比如SPOT、印度的CARTOSAT、日本的ALOS,还有美国的QUICKBIRD、IKNOSS,这些影像测图的能力和测点的精度和测等高线测DEM的精度,不同的坡度之下,不同的地形之下,DEM的精度有什么不同,影像匹配成功的比例是多少?拿这些实验场来做对比。而我们有些人,只做1~2个试验,就可能忙着下结论了。
所以,我们的研究要加深。不加深你的文章就发不出去,你只会编一些东西,却不能用于生产实际,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价值,你就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人家也不会承认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研究深度不够,往往点到为止,不是我们一个实验室的毛病,而是我们国家许多科学工作者的通病。我们有客观原因,我们要去申请项目,要写本子,要通过评审,要做中期检查,要做年度报告,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尽管有这么一些客观原因,但是,我们武汉大学的测绘学科,是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叶雪安等老一辈科学家创立的,他们早年从德国学成回国,为我们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把一件事情老老实实做深做透是我们测绘人的基本风格,不能到了我们这一代,管得不严,把这个优良作风丢掉了。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导师带研究生都要严格要求,如果不在研究的深度上下功夫,我们就不会产生被国际认可的专家。我们做差分INSAR 就有一点深度,文章交出去就不可能不发表。但是,普遍来讲,我认为深度还是不够,所以,大家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现在,年轻人都要买汽车、买房子,这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要太急。大家都很年轻,来日方长。像我们这一代人,到很大年纪才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不都解决了吗?!所以,大家不要着急,要钻深钻细,加大实验的工作量。我们很多文章被退回来,就是因为实验不够,不足以证明你的论点。我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变化检测”。关于“变化检测”,2002年我在ISPRS第Ⅱ委西安会议上作了一个报告,提出了我的一些思想,我带着几个博士生做变化检测,从不同的角度去做,有实验,有思想,有火花,但试验很少,文章投不出去。比如做三维变化检测,思想很好,但实验中没有不同的覆盖地形。变化程度不同,你要做不同的试验,要验证在小变化、中变化、大变化的条件下,你这个方法可不可行,有没有效率,有没有好的精度。平坦地区、丘陵地区、山区,复杂地区、简单地区等等,都要做实验。如果不做实验的话,你这个变化检测就拿不出来。斯图加特大学的小组也做变化检测,我看到他们做了德国的各个数据库的变化检测,其中,做了一个区一个州几百幅图变化检测。所以,人家能在大会上发言,我们就不敢发言了,因为我们底气不足。我认为,武汉的传统优势就是研究有深度。有深度,才有真正的创新。如果这个优势丢掉了,或者慢慢地消失了,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我们在天时、地利上不占优势,必须在深度上有突破。
在关注深度的同时,还有一个广度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人才应该是一专多能,多能就是指广度。现在,我感到我们的广度也还不够,我们想找综合型的人去牵头,做大项目,非常难找。许多人只知道研究某一点,其它的就不愿意去思考,做机载的不做星载的,做几何的不做辐射的,做辐射的不做几何的,做正射影像的不做DEM,做DEM的不考虑分类的,更不用说考虑多学科交叉了。广度不够,就显得我们缺少大将。北京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广度上有优势,他们收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资料,能够融会贯通,他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去写申请书,把握宏观的能力很强。今天,我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希望实验室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都要仔细想想,怎么在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把这对关系辨证地处理好。
第三,关于团队合作和优势互补问题
现在,国内国外的专家到我们这里参观的比较多,我也请他们到每个GROUP去看一看。看完以后得到一些反馈,他们说你们这里好像有很多组都在重复做同样的工作。这里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是重复,第二是每个小组所做的工作,缺乏相互借鉴和利用。这反映的是团队合作和优势互补的问题。我们这个团队在中国应当是属于比较好的,从宏观来看,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大的项目,我们有众多的研究人员可以调动,大家也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但是,我们还不能自我满足。
现在,我们的摊子大了,团体之间的互补、合作、协调就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做SAR的有多少人?全校有数十人,我们这里有,遥感学院有,电信学院也有,大家都在做,都有实力,但是,从SAR的信号处理、斑点噪声消除、影像增强、分类分割到3D重建、到动态变化检测、差分INSAR,机载、星载整个链缺少整体意识,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就拿不到大项目,就牵不了头。我们做科研项目,要自主自发地形成一种互补的力量,这种力量才是一种真正的实力。所以,我希望你们各个摊子要加强交流、了解,有好东西要相互学习。有好东西就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放在口袋里面不讲不行,你如果觉得自己在某方面做得好,就要多做宣传,这样才能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我在这里将团队合作与优势互补的问题提出来,希望我们每一个老师,特别是我们研究室的主任,我们的正教授、博士生导师,要好好地思考和对待这个问题,努力做到一加一大于二,以这样的联合来完成国家的目标,提升我们实验室在国家乃至在世界的学术地位。
第四、关于实验室管理与人才流动问题
现在,我们的管理团队力量得到增强,实验室有独立的行政和党委,还有学术委员会。我们如何加强管理呢?我谈一点思路供大家思考:
今年,学校给我们的任务是要完成3500万的科研经费。35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去掉管理人员,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大约有50人,50人除3500万,人均70万。人均70万这个任务怎么分解呢?我提个建议,我们的博导、正教授要承担100万,副教授要承担70万,中级职称人员要承担50万。 50万、70万、100万,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基本任务。这是一种简单的算法,不一定完全科学,但不是没有道理。这个任务压在我一个人头上,我承受不起,压在龚老师头上,也承受不起。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争取项目。另外,我们还要承担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我们有那么多学生,有那么多课程,我们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我们还要写paper,每年每个人都要写几篇文章,这样的要求,香港的大学有,美国的大学也有,一个正教授,一年2篇、3篇、5篇不等。我们是否可以规定,一个正教授一年3篇SCI,一个副教授一年2篇,其他中级职称人员一年1篇,下这样一个指标合适不合适?大家可以思考。抓管理,关键要落实。你说我是做理论研究的,我拿不到那么多钱,这也可以,你可以多写点文章。写一篇SCI文章可以充抵十万、二十万的科研经费,同样,对于擅长做工程的,争取两百万,就可以少写两篇文章。在管理方面,我希望实验室定一个法则,对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能给一个合理的制度来考评。我想,在实行这样一个制度的前两年,完成一半就可以算通过了。下达一百万的任务,如果你完成了五十万,就可以算考核通过。虽然你的指标没有达到,但可以算你完成任务,因为每个人都有大年小年,今年这个教授拿了个大项目,明年可能另一位教授拿了个大项目,大家互相帮助,总任务就能完成。总而言之,我们的管理办法要定基本的指标:文章定指标,科研定指标,教学定指标,这个指标可以互补。
我们如果不在管理上给大家一些必要的压力,将来可能大家都只是在一个低层次上徘徊,一直待到老,不仅自己没有希望,实验室也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管理制度的杠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实验室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刚才,我提出过完成一半任务就算完成了,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完成四分之一以上是不是暂时也行,但是,如果你三年都完成不了四分之一的任务,这就要考虑你是不是需要流动一下?这个我说了不算,但是我们有工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职工代表大会去讨论。现在我们有八十多人,我们不可能无限膨胀,我们必须引进新的人才,所以,我们一定要流动。这个流动,就是把不适合以研究为主的人转到其它岗位。
现在,外面有人讲,你们实验室开放不够,你们都是本校传下来的,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开放,要留出名额来,从外面吸引人才。我们缺乏什么样的人才,就引进什么样的人才。但是,现在人员太多,这项工作难免不打折扣。因为编制有限,我们的优秀毕业生留不下来,从外面引进人才也会有困难。只有有了考核,有了人才的流动,我们才能保证队伍的活力和人才的质量。
我们的分党委业已成立,我们更要加强管理。现在,我们有些同志是属于小分队的,一个人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可能是到哪个公司打点工,赚小钱。这个现象以后不能存在。我建议实验室要查一查这个问题,一个人拿着实验室的工资、奖金,一年只完成五万、八万的科研经费,也没有文章和教学工作量。你究竟在忙什么呢?这件事情一定要管。我们在武汉大学工作,工资是国家发的,科研成果是属于武汉大学的。做出成果,当然有你的功劳,但这些成果不完全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是学校的,是实验室的。我们不希望看到,有人到实验室工作几年,出成果不多,人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现在不严重,但是有这个苗头。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希望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书记、副书记,要借鉴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注重考核,加强管理,形成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第五、关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军人物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军人物是院士的职责。我想,有能力成为院士的人,就是这种人。他们有很高的素质,品德很好,学风很好,水平很高。我们测绘学科的领军人物,王老先生等四个前辈是第一代,传到我们这一代,大地测量有陈俊勇、宁津生、刘经南等五个,摄影测量有刘先林、张祖勋和我等四个,地图制图有王家耀等两个,从老一代到我们这一代,基本还算是接好了这个班。我们也希望把这个接力棒继续往下交。现在,小康社会大家都过上了很好的日子,但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我们要创造好的条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成为领军人物,关键是自己要具备条件,要有在学科领域上深入持久的研究和突出的有创造性的贡献,这个贡献要被各界人士所认可。我们欣慰地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不错,他们有能力接好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接力棒。就我们实验室来讲,我希望实验室能出成果,出大成果才能出领军人物。我作为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就想一件事情,希望大家都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只要人人都努力,我们就有希望。我前面讲的几点与这个都有关系,如果我们总是能够善于在大好形势任务之中,看准方向,下定决心,走准路子,我们是可以取得好的成果的。要把实验室办成测绘遥感地球空间信息方面代表中国水平的世界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讲这么一些话,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结起来就是,希望大家把研究的深度做得更深一些,把思考的广度拓得更广一些,把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交流和互补搞得更深化一些,另外要把我们实验室的管理做得更完善一些,要给大家必要的压力,就像一百米跨篮,没有压力就跑不出世界记录来,最后,我希望出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物来把我们实验室办好,把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要按照党中央近来提出的发展思路,推进实验室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更大影响、更加和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谢谢大家!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整理:邓少平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