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热烈祝贺龚健雅教授、李建成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12-09
  • 阅读: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近日公布的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教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李建成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多年来,龚健雅教授、李建成教授辛勤耕耘,锲而不舍,为我国测绘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是由老一辈院士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及其他学科带头人创建并带领发展,相继培养了陈俊勇院士、李德仁院士、宁津生院士、刘先林院士、刘经南院士和张祖勋院士。本次龚健雅教授、李建成教授成功当选院士,表明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发展得到了很好传承,第三代学术领军人物业已形成。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学科发展继往开来的一个里程碑。

龚健雅,男,1957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现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测量工程专业,1992年3月获博士学位(其中1989.9-1990.8赴丹麦技术大学进修)。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5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7年),目前是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一等奖5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其中第一作者专著6部),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期刊论文290多篇、第一作者论文80多篇、SCI论文34篇、EI论文182篇),论著他引9000多次(SCI/73、CSCD/1376、CNKI/8708),其中在《测绘学报》发表的论文连续8年引用次数排名第一。龚健雅在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包括:提出了GIS中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互操作模型,引领了面向对象GIS和面向服务GIS的发展;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大幅提高了遥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基于自创的理论与模型,自主研发了GIS基础软件与网络服务平台以及遥感地面处理系统,解决了国家重大需求。十余年来相继担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主任,为该室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优秀重点实验室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建成,男,1964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山西左云人。现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6月获博士学位。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卫星重力理论专题研究组成员、地球重力场模型测评组成员、大地水准面研究中国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成是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了多项难题,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我国大地水准面工程化应用的主要开拓者,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跨越,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100多个省市区域;实现了“GNSS+大地水准面”的现代高程测量三维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提出了灾区测绘基准快速重建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全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及卫星测高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4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测绘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国际杰出科学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