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cience Café】李志林:博士研究生学习--从技能到智慧的全面提升

2017-08-18
  • 阅读:

文字:黄雨斯 摄影:陈必武 主持:许殊

>>>人物名片

李志林,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信息学讲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 (海外) 获得者。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丛书主编、多个国际权威杂志的编委或亚洲区主编。曾任国际制图学会副主席(2007-2011)、中国测绘学会名誉副理事长(2007-2011)、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李志林从事教学科研30多年。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各2部,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多篇。

图1.1 李志林教授作报告

>>>报告现场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Geoscience Café 特别讲座。在我们硕博士科研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的提高,自我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埋头读文献、踏实做实验并不可少,抬头看看路有时也是很重要的。

本期讲座李志林教授将为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学要做科研?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为什么英美博士要叫做PhD?PhD要做些、学些什么?

下面让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李教授。李志林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信息学讲座教授,也是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兼职)、高铁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是“杰出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国家“-”入选者。李教授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丛书主编、英国制图杂志亚洲区主编及多个期刊的编委。曾任国际制图学会副主席(2007-2011)、中国测绘学会名誉副理事长(2007-2011)、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李教授从事教学科研30多年。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各2部、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多篇。

杨旭:

还有一个职务,你忘了介绍,就是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李志林:

对!这个最重要。当年顾书记在的时候,专门给我们颁了学校讲座教授聘书。

各位,今天我讲的不是学术报告,学术的问题明天在遥感院再谈。今天来谈一些自己对科学研究的体会,因此带有人偏见,不对的地方敬请指正。

大家知道:年纪大些的人,话就多起来了,该忘的忘不掉,该记的记不住,对不对啊?所有我的讲话可能会比较啰嗦,敬请原谅。今天我们随意些,有问题时,你们可以随时打断的报告。

我的学习与科研生涯

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那是一所建于1896年的大学,当时英文名叫作“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很洋气的名字,中文名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她是由时任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光绪皇帝御批而设立的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沦陷,学堂教学被迫中辍。后来1905年在唐山复校,尽管改名多次,在唐山时期在响亮名称是唐山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学校曾跟上海交通大学一起合并成“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没有什么飞机、也没有什么汽车,就是铁路和航运。上海的特长是航运,唐山的特长是铁路。西南交大的交通运输学科一直是全国第一,但总体排名比武汉大学差了些,国内排三十几名。不过,西南交大在培养高铁人才方面是响当当的。举个例子,京沪高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0个人上了英雄榜,其中有一半是西南交大的校友。所以,如果大家坐上高铁时没有想到西南交大,那是西南交大的宣传不够成功。

图1.2 西南交通大学的真空管道高铁试验线(左)和 中国大学最早的一张文凭(右)

我在格拉斯哥大学待了四年半,因为是硕博联读,所以待的时间长一些。格拉斯哥大学大家应该不是很了解,它在全世界的排名70多点。但是其中有几个人,你们必须知道。瓦特知道吧?他当时是格拉斯哥大学土木工程与机械工程教授,他改善了蒸汽机,导致了工业革命。还有亚当?斯密,当时是伦理哲学教授。因为当时工业革命爆发在格拉斯哥,自由市场很兴旺,所以诱发他创立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还有凯尔文(Kelvin),是自然哲学(物理学)教授。这个大家一定知道了,中学读物理的时候有很多凯尔文的理论/定律,绝对温度单位的K就是他的名字啊。他是和牛顿一块儿葬在伦敦西敏寺(Westminister)皇家大教堂里的大科学家。其他的就是至今拥有7位诺贝尔获得者和一位英国首相。之后去纽卡斯尔大学了,然后到南安普顿大学,之后继续往南走就到了柏林工大。柏林工大对你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们应该知道,那是当年王之卓老先生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校。我后来就飘洋到西澳的珀斯去了,据说珀斯号称为“世界上最遥远的城市”。1996年到了香港理工大学,一待就是二十年啊。2011-201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任创院院长。

为什么大学要做科研?

从前大学的理念就是传授知识,一般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以早期法国、意大利大学为代表的大部分欧洲大学讲授专业知识,训练医生、律师、神职人员和(后来的)技术人员,而以英国的牛津、剑桥为代表的是培养绅士的“博雅教育”,教师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著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牛津剑桥当时是不接收平民子弟的。后来19世纪初伦敦大学的建立就是为了打破了阶级壁垒,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老师仍然只授课、不做研究,这就带来了许多问题。耶鲁大学门口的两座浮雕(图2.1)就反映了当时的状态:台上老师侃侃而谈,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图2.1左);或者老师酣然大睡,而同学却在台下争辩得不可开交(图2.1右)。

图2.1耶鲁大学的门口浮雕 (网上下载)

面对这个问题,1810年,德国洪堡兄弟构想“透过研究的教育”,提出了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做研究的想法,创建了柏林大学(现柏林洪堡大学)。也就是说,“大学的教师不单是'教导者',而学生也不单是参与学习过程的人。学生应能自发研究,教授则是给予学生指导、帮助。”洪堡的理念第一次以探索知识作为大学的目标,从而将大学从一个纯粹教学的机构变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机构,科学研究开始在大学中占据核心地位,柏林大学(现在的柏林洪堡大学)成为“近代大学”的鼻祖。

在德国大家能看到很多洪堡兄弟的塑像,当时马克硬币上也印有他们的头像(图2.2),还有用来纪念他们的著名奖学金——洪堡奖学金。你看,中国有哪个教育家的头像能够印到货币上了,这说明了洪堡兄弟对德国的教育影响特别大。

经过洪堡兄弟改革后的德国高等教育,彻底改变了德国的工业进程。德国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数目世界第一,工业长盛不衰。从一幅世界各国进口地图(图2.3)就可以看出,在欧洲范围内,德国的出口水平最高,其中洪堡式高等教育功不可没。

图2.2 马克币上的洪堡兄弟像(左)和洪堡兄弟的塑像(右)(网上下载)

1937年,美国教育学家克拉克将这种制度创新概括为实验室与研讨班两个制度(teaching-research laboratory and teaching-research seminar)。这样,上课后,学生们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这就是近代西方教育的理念。所以,在西方和香港的大学,一门课一定包括讲课和实验两部分,学生一定得动手做实验。

图2.3 世界进口之最地图(The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s by Country)(网上下载)

1945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指出:研究能陶冶人格,增取智慧,丰富教养。真理是能通过研究探求的,所以研究是大学的根本。唯有自身进行研究的人,才能实质上起到导师的责任。由此,“研究”是大学的关键所在,这样就确定了“研究”的地位。

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呢?我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一个叫崔果果的知乎用户说:

● 多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 可以考要求硕士以上学位的事业编,

● 可以去看看美好的世界,眼界比学习更重要,

● 找不到对象又有了借口。

最后的这个理由就比较搞笑了啊。也有人(知乎: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样说:

● 读研以后视野不再狭窄,不再觉得自己不可一世;

● 学会诚信,诚信做事,真诚做人;

● 不再受外界干扰,不再乱想其他,专心学好本专业;

● 学会如何读文献,如何从网络获取需要的知识;

● 英语能力慢慢提高了;

● 还可以去健身,身体感觉不错。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在中小学期间,甚至大学本科期间,研究的能力培养的不够,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同龄人,读研究生是补课。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以记忆为中心的传授式教育 ,而西方采用以研究为中心的创新性教育。

研究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因为研究就是区别真伪的。我一直跟我的学生这样讲,世界上三种职业是非常神圣的,一种是神职人员,讲善恶关系;一种是法官,判对错关系;最后一个就是科学家,研究真伪关系。这三种人在重大的场合都会穿上礼袍、戴上礼帽。我们看过的港剧里面,是不是法官每次出庭都需要穿上礼袍、戴上鸭绒的帽子啊?

比如英国脱欧,许多人认为是民众对欧盟移民政策及官僚习气的反感。但美银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英国公投后发表报告,指出:在一个没有出现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国家,选民却投票要明显改变国家的政治状态,并不简单。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全球决策者2008年的大力救市带来的社会不公。前段时间香港的旺角暴乱,也可能是一种对社会不公的体现。可见,研究人员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更为客观和深入。

图3 李志林教授风度翩翩、侃侃而谈

博士学位的不同称谓指的是什么?

在国内,博士分为文学博士、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医学博士等,这是参考德国博士体系。而英美则不同,博士统称“PhD”。在英美体系里,不管是学医、学理、学工,通过在大学注册学习得到的博士学位统统称为PhD。PhD是拉丁文Philosophi? Doctor(Doctor of Philosophy)的缩写。这里的Philosophy不单是哲学这门学科而是强调智慧与哲理。

也就是说,通过几年的磨练、体会和感悟,你悟到了研究的智慧和哲理后,你就有了独立研究的能力,你就得到一个PhD。博士学位之于研究人员,就像驾驶执照之于司机。当考官觉得你能安全行驶后,你就能通过驾考,拿到驾驶执照。有了博士学位代表一个人可以在科研的道路上平稳安全地行驶了。

在英美体系,文学博士、法学博士等意味着荣誉博士学位,它们用以表彰某人在某一领域的贡献或为学校捐了大款。比如,邓小平曾获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的法学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重新确立了学术水平并且鼓励和尊重教育和科学发展基础的智力劳动,从而整顿了中国的教育制度。”

但是,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DSc,)只能授予在自己领域里做出了世界认可的学术成就的学者,可以是理科、文科、工科或医科。但如果这学者在工学领域,则学位为Doctor of Science (Engineering)。同样,但如果这学者在医学领域,则学位为Doctor of Science (Medicine)。

图4 李志林教授于2009年获科学博士荣誉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什么?

科学研究的定义不尽统一,但两个关键词是公认的,即“系统性的”、“客观性的”。社会科学研究很多东西客观不了,所以不被承认为科学,因此加上了“社会”一词的前缀,叫作“社会科学”。

什么就做科学研究的本质啊?我们不妨将research一词拆开看,就是re+search,就是不停的寻找。寻找什么?寻找真理。有个牛人(忘了名字)将research拆成三部分,就是re+see+arch。这意味着,research就是往科学的拱门里看,而且不停地看。

科学研究是一种文化,需要随性而自由的思维空间。英国人认为科学家在一起喝喝咖啡或啤酒、聊聊天、交流交流思想就是搞研究。我在英国留学时英国人告诉我,他们的诺贝尔奖想法都是酒吧里吹出来的。看看历史就可以发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是物理界非常激动人心的时期,相对论的出现,γ射线的发现,量子论的发明,这些都是短短十年的时间出现的伟大成果。这段时期的科学家们就经常聚集在酒吧里面,各种思想的火花都在这里碰撞,升华出更加杰出的思想。所以,自由随性的环境对于科研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Geoscience Café 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很好。之前武汉大学八一路上,还有许多小酒吧,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环境,可惜后来都拆掉了,这得丢失多少个诺贝尔奖啊。

科研的文化能从教育中体现,也从社会活动中体现。在西方,从小学就开始做课题,锻炼科学研究的思维。而在中国科学研究是舶来物,古时中国人讲“学问”、强调记忆,但不讲科学研究。我们常听到有人夸奖谁家的孩子2岁就能记得300个字,谁家的孩子3岁就熟读唐诗300首。我们的科举制度不考科学,科学在中国也没有地位,科学家也没有地位。之前听到过一个笑话,文革时期有这么一道考试题“李时珍试何许人?”,居然有考生答是九大代表。我早年读过一本老外写的数学史,书中称,“中国的数学成绩是辉煌的,但是对主流的发展没有影响”。这句话刺得你很痛,但觉得也不假。看看现在的学科,除了《中医》和《忽悠学》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创立的?我真的知道不多,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但那是在美国的工作。

在早期西方,科研是一种贵族式文化活动,探索真理。贵族们吃饱了没事干,就开始探索。举个例子,俄罗斯曾经有一个贵族,他在家闲着没事儿干,就整天观察街道上跑的马。看的多了,他就发现了所有马的膝盖上有一撮毛是白色的,然后他就开始思考研究为什么所有马都是这样的。结果他就发现,马跑的时候出汗,产生盐分并且不断积累,再加上一代代的遗传,使得马膝盖都有一撮白毛,后来他成了动物学家。贵族人士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不会把科研当作谋生的手段。大家知道,格林尼治天文台为科学做出了极大贡献,赢得全世界的尊敬。维多利亚女王有一次视察天文台,她问了一下台长的工资。女王认为他的工资与贡献太不相称了,决定翻倍他的工资,但是台长拒绝了。他说提高了工资,这个位置就可能不是科学家的了。

在我们中国,许多人将科学研究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或获取名利的途径。仔细地,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不择手段的商业式经营及劳民伤财点子,比如三聚氰胺牛奶和廋肉精之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从暴发户心态到贵族式活动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研究科研的分类体系很多。最常见的是分为“纯研究”与“应用研究”。但几年前我曾经听过一个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的讲演,他将研究分为“应用研究”和“有待应用的研究”。我套用60年代的一句话“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来将科学研究分为四类:发现、发明、创造和前进。

? 发现:可以发现规律(如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发现现象(如帕累托原则或二八现象、墨菲定律等)、发现物质(化石、星体等)等。这些大家很容易理解。

? 发明:可以发明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我们往往轻视工艺,但工艺往往是产品质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举个例子,以前的俄罗斯玻璃硬度不够,但法国玻璃硬度非常好,所以俄罗斯就想取得法国的工艺,结果花了多年也没有得到,最后通过技术交换才得到。而法国人告诉他们:该技术就是在玻璃还是液态时不挺地搅拌。

? 创造:指的是整合,包括理论整合和方法整合。理论整合典型的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在瑞典人洛仑兹工作(洛仑兹变换)的基础上作了两个假设,然后形成了一个体系,就得到了相对论。他后来的统一场理论是一个更大的理论整合。方法整合最出名的就是美国人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人说,我们没有进行任何新发明和新发现,就是把原有的方法(技术)进行了整合,然后阿波罗就上去了。

? 前进:指的是新应用,包括本领域的方法用到别的领域和它领域的方法用到本领域。这个新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新应用,比如计算机领域的人工智能方法就可以运用到我们测绘遥感中,而我们的近景摄影测量就可以运用到土木工程的管理上。

总之,科学研究创新类型有很多种,包含:提出或建立新理论或新模型;改进他人的理论或模型;整合多种理论或模型;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改进他人的方法;将已有理论应用于新环境、解决新问题;将已有的方法应用于新环境、解决新问题;应用已有的理论,但有新发现;应用已有的方法,但有新发现;重复他人的实验,但是有新分析、新发现;等等。

研究生要学习什么内容?

研究生期间要学什么本领?那就是科学研究哲学(思维)、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态度、科学研究智慧和科学研究道德。

? 第一、科学研究哲学(思维):科学研究分为四个层次:工程、技术、科学和哲学。研究越深入,层次越高。研究生往往从技术层面着手,努力使自己提升到科学水平。研究生需要经历磨练,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才有创新思维,这是一个感悟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更高一级就是哲学研究,当科学家悟到这个水平的时候,就会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事物的看法会更加抽象与通透。所以,一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最后一定是个哲学家。实验室的李德仁院士就有两本书:《不停歇的思考》和《不停歇的创新》,都类似于哲学专著。

西方人对研究哲学非常重视。我记得当时从格拉斯哥大学到纽卡斯尔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去参加第一次面试的时候,中心主任问我:“你以前从事的是硬科学,而我们这里许多是软科学,你觉得你能适应吗?”当时我也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就胆战心惊地说:“不管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地理空间的三维坐标是一样的”。后来我到了纽卡斯尔大学工作后,我的同事对我说:当时就是因为我的这句话,他们就决定要我了,他们觉得我的这句话特别有哲理。

杨 旭:听到李老师说到这里,我有个感想啊。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从讨论的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种结果,但是怎么样才能获得这些能力呢?我觉得是不是有以下这么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首先要具有一种批判的精神,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事情;然后思想一定是不受束缚的,要自由的思想;最后要有一个开放的学习态度。这三个方面作为途径去实验,依靠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李志林:杨书记说得很好!我去英国前,大家在讨论中国能不能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有人说要贡献个爱因斯坦,需要外因条件和内因条件两个方面。刚刚杨书记就讲得特别好了。外因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不为生活而奔波,另一个是有一个自由想象的境地。我们现在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花了太多的精力去跑课题,想着利用各种关系去申报课题,课题拿到了就胜利了,具体做什么以后再说,这就是问题。内因条件包括:具有丰富得多想象力、有能力将想象具体化、有能吃苦、敢于寂寞的精神,要有几十年磨一剑的魄力和毅力。易中天大家都熟悉吧?当时易中天在武汉大学不怎么样,后去了厦门大学,因为不怎么样,所以没有到处去吹牛忽悠,而是静下心来花了近九年的时间去研究三国,后来一出来就呱呱叫了。他如果当时在武汉大学就很牛,说不定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当然世界上没有如果。所以我们中国现在的外因条件是:已经不为生活而奔波、收人很不错了;也没有(政治、宗教、道德)禁区了,但忙于“跑”课题。而我们研究生本身的内因条件是:有些训练不足、缺乏想象力、抄人家的;有些实现能力不足;有些总结能力不高;有些精神不饱满。

杨 旭:我们平时谈到这个创新能力,这个能力包含的要素是什么?我觉得这么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是要有扎实的积累,不是说有了积累就可以了,所以要加上一个创新思维,所以两个加在一起,你有能力去做并且能够按照创新的方式去做。

李志林:就是你有想象力,并且有计划地去实现。下面我继续讲了。

? 第二、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科学问题的选择,假设的建立,假设的检验,分析和表达等。假设的检验可以通过统计,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实现。分析又可以通过数学和模拟的方式解决,而表达则主要体现在写文章和讲演上。

科学研究方法还包括文章的读法。杨元喜院士说过,10个人同时阅读一篇文章,8人能完成阅读,6人读懂,4人感兴趣,2人发现问题,只有1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读文章需要从问题思考、到方法研究、到最后的结论,都要保持敏感性。

我把科技论文写作要点归纳为“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为:

1) 一切听从格式的指挥:杂志要求和笔者须知是必读的;

2) 一切服从结构的领导:遵循科学论文的一般结构,即四股文结构。

3) 一切为了主题的突出: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要创新点,杜绝星星点点的创新。

八项注意包括:

1) 继承“走群众路线”:要为读者考虑;

2) 表现“谈恋爱的激情”:写文章要有激情,突出重点;

3) 坚持“公私分明”:自己的是自己的,别人的是别人的,不能含糊;

4) 采取“表扬与自我表扬”:对于他人或自己的突出贡献应当积极表扬;

5) 减少“误会的积累”:仔细检查细节错误;

6) 确保“水流的畅通性”:保持文章逻辑关系的畅通性,易于阅读;

7) 避免“龙头蛇尾”:尤其是博士生论文要有深度;

8) 做到“前呼后应”:前面提出的假设,后面都需要作出验证。

? 第三、科学研究态度: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有不同的看法,大概有以下十大要点:

1) 要有信念:相信任何发生事情都有其原因;

2) 要有好奇心:对事物特别关注,提出问题并回答;

3) 要有客观性:不能有主观感情;

4) 要诚实:不能对不满足预期的实验结果遮遮掩掩;

5) 要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

6) 要有开放性思维:尊重他人观点,接受别人的批评;

7) 要有创新性:有新的和原创性的点子;

8) 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实验新想法,敢冒失败的风险;

9) 要谦虚:要承认他人更好的成绩;

10) 要负责:对自己的课题要负责。

? 第四、科学研究智慧:我想用一个故事来说明研究智慧。在中文网上发现一下故事(但在英文网上没有查到):日本有一个叫山田本一的名不经传运动员,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成为一匹黑马,最后夺冠;两年后在意大利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他再次拿下了冠军。当被问到是怎么做到的时候,他答道是凭智慧拿到的冠军。十年之后,他退出马拉松比赛,写了一本书,在书中提到每次比赛前他都会提前几天去赛道上走几圈,记下许多地标,这样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分成一段段短路程,比赛中只需要完成这一个个小目标就可以了。

心理学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把一拨人分成了三部分,分别完成从A地走到B地的任务,第一部分出发前只知道从A地到B地的距离和方向,第二部分较第一部分人详细一些,而第三部分知道从A地到B地整个路线。最后第三部分一会儿就走到了目的地,第二部分人花了很长时间但是也走到了,第一部分人最终没有走到目的地。我们做科学研究也是一样的,刚开始读研究生,对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其实是很迷茫的,但是如果把这三年划分成好几段,给自己在每个阶段定下目标,然后按着计划一步步完成,那最终一定会收获满意的答卷,这就是做科学研究的智慧。

所以,PhD最好能做“T”型的博士,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有了广度才能有眼界,对于世间万物才能有更清晰的看法。有了深度,才能为科学研究某一具体方向的进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推动科学进步。

? 第五、科学研究道德:研究道德也有各种版本,以下5项为最基本的原则:

1) 要尊重知识产权:如不能随意传播;

2) 要有多角色意识:如作为审稿人不能主观贬低作者文章;

3) 要遵循大多数人的意见:如要和多方利益者沟通好;

4) 尊重秘密与隐私:如不要随意公开私密信息;

5) 要采用符合伦理的资源。

学术研究的基础是信任,信任是基于学术道德的。作为研究人员,我们要信任学术道德良好的人的学术成果是健全的。做好了学术道德,社会大众才能相信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诚实的,精确的,由此才能信任科学家的成果。没有诚信是会出大问题的。几个例子,当时在我们那个年代,有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去大公司应聘,各项指标成绩都很好但是最终没有被录用,原因是在他们的诚信记录上显示他在巴黎有三次地铁逃票的现象。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诚信是多么的重要。

怎样能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呢?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有着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大家需要做到以下5点:

? 第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来自于积累,但不等于知识。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知识就像胆固醇,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些人一开始读文章就读得很细,这其实约束了我们的想象力,我就建议大家多读一些科普性的东西,一些简单的东西,它们就会给你一种思想。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一门课就是《相对论与早期量子论》,也喜欢《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和《半导体化学》这些选修课。我做三年助教的时间里就读了很多科普的东西,它就给我过很多启发。读文章的时候可以重点放在少数几个人的文章上,因为一般都是少数几个人有好的想象力、好想法,学术界也是有二八现象的,就是20%的人有着80%的新想法。其他的可以泛泛看看就行,吃得太饱是会出现问题的。

? 第二、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科学要有敏感性,通过对想象出来的东西作评估,选出有意义的课题,这个时候又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而判断能力是同知识、见识、经历和经验分不开的。苏格拉底曾经让柏拉图去麦田选一根最好的麦穗,但是不能回头,最后柏拉图空手而归。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前面还有更好。这就像我们身边一样,诱惑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避免赶时髦、小猫钓鱼,而要步步为营、徐徐前进,要学一心一意只追逐目标羚羊的豹子。

? 第三、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为选出的课题,要发展出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抽象和逆向思维。比如洗衣机的发明就来自于手工洗衣的揉与涤两动作的抽象。有如,以前的圆珠笔芯很大,装很多墨水,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水太多,将纸搞得一塌糊涂,问题的解决来自逆向思维,及少装墨水。

? 第四、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要考虑三大策略:

1) 打好基础与急用先学:基础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一直做基础,不然房子就建不起来了。我觉得林彪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要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2) 打持久战与打游击战:做研究需要打持久战,要不然,如果没有主要的研究方向,经过大浪淘沙,什么都留步下来。

3) 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博士论文需要小题大做,深入研究。在德国,教授资格论文是大题小做,要求需要宽广。

? 第五、要有饱满的精神。强烈的好奇心、满腔热情、坚强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在我们整个科学研究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我以美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他说:“生命是灰暗的,除非有了激情;激情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知识是徒然的,除非有了梦想”。现在我们有了知识,还要有激情和梦想,这样就可以把科学研究做好。谢谢大家!

>>>互动交流

主持人:感谢李教授的精彩报告!李教授风趣幽默、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分享交流了几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其中既有思想又有实际具体操作,虚实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相信大家一定还有很多问题想同李教授进行沟通交流,下面是我们的互动环节,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向李教授提问。

提问一:李教授您好!关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可能会存在一些学术道德不公正的情况,请问您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有人的想法在投稿的过程中被审稿人剽窃,这样的情况下,投稿人应该怎么办。谢谢!

李志林:我个人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历史上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现在这样的事情不多见了,因为期刊都已经电子化了,新的文章见刊更快了。以前,信件投稿来来回回要很久,就为这样的学术不当的不良事件提供了温床。

提问二:感谢您的报告,请问您对比和观察内地高校和欧美高校,认为内地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李志林:现在内地大学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硬件设施超越也许多欧美国家。在科研教育方面,香港浸会大学的周启鸣老师一直认为,内地的工程味比较重,从小的教育科学味就比较淡。我们内地比较强调记忆。西方更加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小教育小学生做科学研究并作报告。所以西方有更多概念上的突破,而我们则较少。

提问三:李老师您好,在确定研究之前,怎样判断一个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李志林:有几个准则:第一、自己要感兴趣:比如你对遥感感兴趣;第二、适合自己的:就是要考虑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数学能力等;第三、课题可控性:课题范围太大,时间太长也不行;第四、可行性:软硬件设备都必须要有。这样可以选择一个大方向,然后深入研究,直到能够提出假设并做实验验证,就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课题了。

提问四:您在讲座中提到毛泽东思想,请问您怎么看待毛泽东思想?另外,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李志林:我认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非常伟大。美国的西点军校和俄罗斯的军校都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说,当夸克之类粒子一旦被发现并得证实,应该把命名毛粒子此来表达对毛泽东敬意,因为这一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是与毛泽东主席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格拉肖说,自己2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同他一起讨论基本粒子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这样一个现代物理学的前沿问题。毛泽东主席总是认为基本粒子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在理论上是可以再分的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我觉得毛泽东哲学思想很伟大,推荐大家去看看。

杨旭: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创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这种能力高度体现在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很好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上。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任何问题都有自身的特点,即使相似的问题,由于时间、空间和条件不同,也都不会完全相同,所以任何一个问题都是独一无二的。解决所有问题,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囿于旧的观念和老的方法,必须针对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创造性地去加以解决。

我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扎实的基本功与创新思维,且必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科学研究需要创新;工作和生活的其它问题,何尝不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创造性地去加以面对和解决!创新能力,是我们在解决所有问题的实践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和提高的。

(编辑:肖珊)

GeoScience Café以“谈笑间成就梦想”为口号,采取最自由的交流方式,每期邀请1-4位报告人,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展开报告。每周五晚7:30,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楼休闲厅举行当期活动。报告内容不仅涉及一切与测绘有关的学科内容及学术方法,如测绘基础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雷达技术、信号处理,还包括地理信息科学以外的话题,如法律和艺术等。让任何感兴趣的人——不仅是地理信息相关专业的师生,还包括其他专业的师生,甚至是文科生——都可以听取报告,并当场向主讲嘉宾提问或者会后与其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报告PPT、新闻稿及下期活动消息等)敬请关注Geoscience Café群(QQ群号:532362856),微信公众号:GeoScienceCafe

欢迎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