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 >> 正文

实验室开放日带你走近硬核科技

2019-11-29
  • 阅读:

(通讯员:关琳、范雯)为加强校内外学子对测绘遥感学科的了解,促进不同院校、不同学科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2019年11月23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开放日暨第四届GeoSmart测绘科技成果展。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楚龙强、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副书记黄鑫、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许粤、实验室主任陈锐志教授、实验室党委书记杨旭、实验室党委副书记汪志良出席活动,现场吸引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200余名学子参与。

活动开幕式上,楚龙强部长代表校研究生工作部致辞。他对学子提出殷切期盼:“同学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断努力,使得我们的学科一直处于领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随后,陈锐志教授向在座师生介绍了实验室的概况,重点说明了实验室近年来对原始创新的鼓励与支持举措,并希望武大学子与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多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然后,许粤副书记对新成立的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了介绍,新学院未来会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卫星定位与导航等学科专业进行重点布局建设,也希望当天来到测绘遥感重点实验室的学子们能激发爱国之情,报效国家。最后,实验室研究生韩承熙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开幕式后,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参观环节正式开始。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了实验室内外的空间,共分为科技成果硬件展示、科技成果展览、研究生学术海报展、行业前沿讲座四个部分。

科技成果展览区成为本次开放日最“热门”的区域,实验室10个研究团队的成果以海报、视频、实操等形式展示测绘遥感学科的前沿科技成果和应用,。观众们在这里可以现场体验精准的室内定位技术,了解如何从人群活动的时空大数据中获取知识,感受遥感技术在海绵城市中如何大显身手、体验新型海洋观测设备和 “GIS+AI”的最新应用,在武汉大学行星科学团队的介绍中感受深空探测的魅力。除此之外,硕博士生组成的讲解团队特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性考题,与观众互动,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和问答,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测绘遥感科学技术。

实验室三楼展厅设置了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共计17人的科研成果海报展示。同学们按国际会议海报环节的标准悉心准备、认真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实验室组织教授们对个人科研成果海报展示进行评分,来自埃及的留学生Nahed Osama获得一等奖,她利用冰卫星数据对巴哈马地球地形、海面和海底进行三维建模。 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Neema获得二等奖, 她家乡的恩盖雷恩盖雷河年年泛滥成灾,Neema运用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去27年的河流流量数据,以预测5天内的河流水量数据,对洪水防治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硬件展示区向观众更直观地展现硬科技。罗斌教授团队的“小珈机器人”可以在动态环境进行建图、定位与导航,在变电站巡检、智慧仓储等多个场景代替人完成复杂任务。杨必胜教授团队展示了组内研发的无人机激光扫描系统“珞珈麒麟云”,具备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为电力巡检插上智慧的翅膀。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立得公司的民用移动测量车“闪电侠”搭载相机、激光雷达等多个传感器,能够测量地物的高度以及地物间的距离,还能实时采集有颜色信息的精确三维点云数据,满足工程级别的实景精密测量的需要,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装备。

下午,搜狗CEO王小川先生在徕卡厅以《AI技术为行业赋能》为题,向同学们讲解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吸引众多师生。他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话语,娓娓讲述了搜狗的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AI技术为不同行业及民众日常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

夜幕降临,实验室第一届开放日活动也步入尾声。来自中山大学的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测绘遥感学科、对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习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感受到测绘遥感技术对支撑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讲解志愿者团队在这次活动中也有丰富的收获,在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的同学们的互动中,填补了知识盲区,交流了经验。志愿者团队对本次活动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们在志愿活动中发光发热,锻炼自我,为活动的圆满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楚龙强致辞

开幕式合影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

师生参观个人科研成果海报展示区

Nahed Osama及其个人海报

移动测量车展示

“珞珈麒麟云”无人机空中拍摄

搜狗CEO王小川讲座

部分志愿者合影

(照片:星湖光IN摄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