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19新年贺词

2019-01-01
  • 阅读: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送走了忙碌的2018年,我们迎来了希望的2019年!值此美好时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全室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海内外校友和关心、支持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热烈的节日问候和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回首2018年,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态势喜人,捷报频传。实验室所在的测绘遥感学科被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再次排名“世界第一”。这是学科的荣耀,也是实验室的光荣!

2018年,实验室队伍建设成绩突出。王密教授入选国家杰青,杨必胜教授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钟燕飞教授入选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鄢建国教授入选湖北省杰青,史硕、武辰两位副教授转为武汉大学正式教职,博士毕业研究生董震和董杰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还有一批特聘研究员和博士后加入实验室研究团队;陈能成教授领衔的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柳景斌教授领衔的团队入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018年,实验室以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为引领,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工作。6月2日12点13分,由实验室牵头研制的“珞珈一号”01科学试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成功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夜光遥感,同时也是世界上首颗开展低轨导航信号增强科学试验的卫星,已向16个国家和地区3千多用户包括联合国免费分发了5万多景夜光影像,并成功开展系列低轨导航信号增强实验。

2018年,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主持项目1项、课题1项;参与6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杰青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面上8项,青年9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联合基金1项),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群体1项,杰青1项,面上2项)。科研到账经费约为1.14亿元人民币。

2018年,实验室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70篇,其中SCI/SSCI收录368篇,EI收录402篇,ESI高被引论文29篇(第一单位23篇),ESI热点论文9篇(第一单位6篇);正式发布国家标准1项;出版专著2项,编著1项;获测绘科技进步奖8项(一等5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电力创新奖技术类一等奖1项,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项。

人才培养始终是实验室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是实验室的优势所在。2018年,研究生相继荣获IEEE全球数据融合大赛总冠军、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国际室内定位比赛冠军、第九届国际室内定位与室内导航大会(IPIN)手机组冠军、第二十七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杰出论文奖等多项殊荣。

实验室人才培养措施有力,亮点纷呈:优化招生选拔机制,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创新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博士研究生研究学分制度,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层次的合作研究,吸引本科生参与科研;开设5大类特色课程体系,开设50余门中、英文专业课程,包括研究学分课、案例教学课、专业研讨课、素质实践课、暑期行业调研;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到实验室进行全英文授课等等,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实验室研究生学术交流品牌——GeoScience Café,已经连续主办了220余期,设立“星湖咖啡屋”专栏邀请优秀研究生分享学习经验与心得,新增English GeoScience Café开展英文学术交流,主讲人为实验室留学生、外籍教授、访华专家;组织30余位研究生赴阿里巴巴、德清地信息小镇、浙江省测绘创新基地调研学习,近距离了解行业动态和需求,领悟行业智慧和精神;组织20余名博士生赴香港与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博士生进行学术交流,开阔国际学术视野,开展创新素质实践;重视研究生学习、交流、成长价值的汇集与沉淀,出版研究生学术报告文集《我的科研故事》第三卷,印制《致敬青春》、《2018行业调研报告》、《2018香港交流报告》三本合集。

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的双硕士学位项目招收新生10名;推进“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分别开展双硕士学位项目和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位项目;举办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吸引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110名学生参与;17名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进修、短期交流、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派出30余名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目前在读留学生总数达到54人。

2018年,实验室国际交流十分活跃。李德仁院士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25人次,国际刊物任职27人次;主办或承办“普适定位,室内导航与基于位置服务”国际会议、2018遥感前沿国际会议、小行星重力场与内部结构国际研讨会等多个国际会议;积极参与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系列活动,主办“地球信息学科未来发展及其全球影响”和“普适导航与位置大数据价值挖掘”两个分会,并主持承担我校测绘学科展览任务,全面展示了测绘学科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派出150多人次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55人次到实验室讲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联合成立“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创新。

2018年,在1865万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专项经费支持下,实验室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其中,嵩山定标场完成2000平方公里载荷几何定标基础数据更新,建设了永久性地面控制标志,用于解决亚米级载荷几何定标问题;宁夏中卫定标场建设正式启动,激光几何定标、移动点光源靶标、自动角反射器、星载SAR有源定标器等设备先后部署或研制;卫星地面站配合“珞珈一号“的升空和测控,进行了设备升级改造,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系统稳定运行接收”珞珈一号“01星、Aqua、Terra、委遥1号/2号的数传和遥测数据,建成了”珞珈一号“UHF频段测控系统及“珞珈一号“导航增强试验站。

时替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两天前,测绘遥感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李德仁院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20余位院士和数百名专家学者共同展望测绘遥感学科发展未来。2019年,实验室将迎来新的发展,许多美好前景值得期待。“珞珈一号“02、03星研制工作将按计划开展,空天信息网络系统(PNTRC,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一体化系统)研究及相关平台建设将向前推进,一大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将协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深化,我们还要招收和培养更多的优秀研究生,一批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也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2019年,是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更高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作为一所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流测绘遥感人才的神圣使命,肩负着推动测绘科技进步、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责任,我们将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和更实的作风,争创“双一流”,做出新贡献!

祝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新年快乐!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