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2月20日,2017-2018学年金通尹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隆重举行。武汉大学测绘学科8名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获此殊荣。李德仁院士、武汉大学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测绘学科各培养单位书记和副书记、获奖学生、学生代表等近100人参加颁奖典礼。“品学兼优、以德为先”是金通尹奖学金推崇的价值导向,8名获奖学生长期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注重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有机统一,素质和能力表现优异。为此,特邀8名获奖学生就学习和成长体会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孙嘉,女,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级直博生,导师为龚威教授,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已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1篇,其中中科院SCI分区一区论文3篇,分别发表在RSE, ISPRS, AFM期刊。博士期间获得武汉大学学术创新一等奖、光华奖学金等奖学金,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社会活动方面,曾代表武汉大学参加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赛获得亚军,个人获得“优秀辩论员”称号;曾担任校级社团GeoScience Café负责人,努力推动测绘、遥感、地信、导航等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作为主编出版 GeoScience Café报告文集《我的科研故事(第二卷)》、《我的科研故事(第三卷)》。多次担任学院、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志愿者。
英文素养较高,英语专业八级成绩优秀,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主持第四届国际大气激光遥感大会(ISALSaRS’15),2017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地球空间周”开幕式,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国际博士生论坛等活动。
学术交流方面,参加2017年第37届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并做口头报告,参加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国际博士生论坛并做口头报告,获得“最佳报告奖”,并担任五个国际知名SCI期刊的审稿人。
金通尹先生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始人,我国著名土木工程学者,国家一级教授,他不仅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拥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与素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很荣幸能获得首届金通尹奖学金!
作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一名学子,我在这里度过了8年难忘的学习时光。在测绘学科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我获得知识和能力、淬炼精神和思想,十分感恩!在老师的鼓励下,在此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故事。
一、研究生时代的学生工作:不务正业 OR 另有天地
“都研究生了,还参加什么社团活动?”从一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始,我的身边就常常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我也有一点不务正业的担心。可是,把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都限制在三尺机位前,从白天到黑夜,又是件我想想就觉得很可怕的事情。于是,在本科升研究生的夏天,我很坚定地提交了加入实验室GeoScience Café的报名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它改变了我很多很多。
我还记得加入Café的面试,因为时间冲突,当时是负责人之一的刘梦云师姐为我安排了单独的面试。面试地点就在实验室四楼休闲厅,也正是Café每次报告活动举办的地方。说是面试,其实就是聊天,我记得张翔师兄和梦云姐两位Café负责人非常的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师兄师姐的架子,翔哥甚至看上去比我还有点紧张。这就是Café给我的第一印象,平等、友爱,没有什么官僚色彩。
加入Café之后,我们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之下学习如何举办一次有意义的学术报告。GeoScience Café成立于2009年,到我加入的时候,先辈们已经总结、传承了非常详细的文字资料,让新加入的同学也可以比较顺利地上手。我的第一次主持是第91期方伟师兄的报告,那时我已经听了几期Cafe的报告了,了解了主持的大体内容,但是在自己上场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而且当时不是很能听懂报告的内容。师兄师姐的鼓励给了我信心,让我相信自己下一次会做的更好。
“能力和经验没有固定的获取渠道,只要用心,任何一件事情,都蕴藏着丰富的价值,都可以丰富我们的事业和人生”。
这是实验室一位老师曾经讲过的话,我觉得也是在Café的工作给我的馈赠。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每一期的海报在正式发布之前都会先发到小群里让大家挑刺,大家字斟句酌、锱铢必较,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也要力求准确、到位。在我看来明明本来没有问题的一张海报,竟然发现了这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变得更加完善了!
每一次和Café的同学们共事、交流,都可以从大家的身上学习到很多。比如毛飞跃师兄的乐于分享和精辟见解,总会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时任负责人的翔哥每一期的报告都一定会参加,确保现场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解决。梦云姐和娜姐的点子很多,总能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想到很多好主意。幸晨杰师兄为了主持一次Café报告特地在前一天买了件新衬衫,理了头发。肖长江师兄非常耐心、细致地带着刚接手负责人的我完成每一件小事,等等等等,然后就会更有动力做更好的自己。
Café的报告整理成文集,到今年已经出版了三本,每一本都凝聚了大量的心血。一篇报告在呈现在大家面前之前,除了报告的成功举办,还经过了1-2位同学从录音整理成文字,两轮同学们的修改润色,报告人修改,和编辑校对的过程。书籍出版之后,除了武汉大学的同学可以获得,我们还会寄给QQ群里一些经常回答大家问题的同学。看到全国各地的同学在关注、关照着Café,和他们拿到书之后由衷的喜悦,我们感到付出的心血都是值得的,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在报告结束之后,观众围着报告人交流,久久不舍离去的时候也会出现。
在Café的第三本文集中增加了Café文化传承的章节。我看着认识或不认识的Café人写下对Café的真挚感情和感想,非常感动。GeoScience Café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九个年头,可是师兄们提到的在Café的感觉、精神、做事的态度和方法还依然可以在如今的小伙伴身上看到。这真的是Café 的魔力和魅力呀。而我也在Café的几年锻炼之中,从小心翼翼地主持,到可以积极主动地提问,再到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地球空间周”开幕式的英文主持,实现了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跨越。
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做的不好,当时和我们年级第一名高熔溶同学一起答辩,我很明显地感觉到了我们的工作质和量的差异。同样作为保送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我的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呢,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我很慌张,同时暗暗下定决心,研究生一定不咸鱼,认认真真搞科研。
刚进小组,史硕师兄给了我几篇小组同学已经发表的论文让我先学习一下。我的英语很好,我以为读论文会很轻松,可是现实却是完全看不懂,读了一段又一段好像没有什么词不认识,可是就没有任何感觉。那个时候我很怀疑自己的选择,觉得自己完全不适合科研,也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没有意义。
后来,我开始动手做一些实验,处理一些数据。当时我坐在四楼小机房,经常有师兄师姐经过的时候会问一下我在做什么,给我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韩舸师兄。林恒师兄还帮我写了一个方便处理点云的程序。在小组里,我从师兄师姐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毛哥说过,要边做实验边看论文,不然不知道看的重点是什么。比如王伦澈师兄做的关于科研方法的报告。我经常跟着师兄们用小组的硬件系统做实验,非常感谢史硕、杨健、杜霖师兄的细致指导和一起进行的充分的讨论。
第一次得出像样的结果,师兄说可以写一篇文章时,我感觉非常的激动。虽然第一次投稿就经历了一审小修,二审编辑换了审稿人然后直接拒稿的狗血剧情,但是我的科研总算起步了。
在这之后,我的科研之路上又跳出了第二只拦路虎。小组内每个人的细分方向都不相同,我所研究的物理模型小组内并没有同学研究,整个实验室也几乎没有小同行。这种情况下,论文中不懂的问题找不到人讨论,程序不知道怎么实现,研究工作就很难推进下去。没有其他办法,一方面,我只能尽可能多地读论文,看哪些研究者做过类似的工作,尝试和他们取得联系,或者看一篇文章中的疑问有没有其他文章写的比较详细可以解答;另一方面,多方打听其他同学有没有认识的人是做相关方向的,在各个学术QQ群里面看大家的研究方向,私信请教。
虽然谈不上大海捞针,但确实经历了很波折的学习过程。最夸张的时候,我读到一位零几年毕业的中科院师姐的博士毕业论文,感觉学习到了很多,想了解实现过程中的细节。我百度了这个师姐的名字,搜到了师姐就职的学校,甚至还搜到了手机号。犹豫再三,我非常冒昧地给师姐发了一条短信,过了很久,师姐回复说已经不在高校任职也不做科研了,当时研究的细节已经遗忘,这条线又断了。
锲而不舍掘地三尺的精神可能大致就是这样吧。幸运的是,我还是联系到了好几位和我研究方向一致的老师和师姐,非常感激他们对素未谋面的我给予耐心、专业的指导,例如南京大学的邱凤师姐,北京林业大学的黄华国老师,还有日本静冈大学的王权老师。我的进步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再后来,我也经历了和非常挑剔的审稿人斡旋,在非常严谨的审稿人的指导下加很多实验,甚至改到第四轮等等,但是与前面的困难比较起来,已经不算什么了。我在投稿方面的经验是,如果文章的创新点不错,那就从最好的期刊开始投起,不要害怕,就算被拒绝也不亏。而只要送审了就赚到了,因为可以得到机会让最厉害的大牛认真读你的论文,帮你挑毛病。即便最后的结果还是被拒绝,按照这一轮高质量的审稿意见进行修改,文章的质量也可以上一个大台阶。
科研之路并不好走,但从一个小白变成可以从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独立构思创新点的研究者来说,我经历的变化是很巨大的。《牧羊人的奇幻之旅》中说,谁正追随自己的天命,谁就能知道他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只有一样东西能使梦想无法成真,那就是对失败的恐惧。
It’s never too young to learn.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因为可以免费上课,我和好朋友被妈妈们安排和初一的学生一起上《新概念英语1》的课程。每个学期和每个寒暑假,我们新概念1大概学了两三遍,接着又上新概念2的课程。
在这期间,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是家常便饭,老师也不怎么提问我们。学习的很大动力是为了用新买的荧光笔在课文上标词组。学到“lawyer”(老爷)和“damage”(大妹子)这样的词时,我和好朋友可以笑很久。遇到“refrigerator”这个又长又绕口的词,我们俩齐声念了50遍,又以哄笑收尾。现在回想起来,英语学习的过程与其说是为了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为了和好朋友度过一段快乐珍贵的时光。
小孩子是没有毅力的。即便有好朋友陪伴,有的时候还是想偷懒不去上课。但是即便是期末考试的那次课,我们题目都不会只能瞎蒙,妈妈也从未同意我缺席过。那时,虽然我什么都不懂,新概念英语的精神却不知不觉植入了我的脑袋。我印象很深,在某一本的扉页中作者写道:如果一个老师只以教授学生通过一项考试为目标,那么他/她就不可能教好一门语言(When the teacher makes it his aim to get his class through an examination and no more, he will undoubtedly fail to teach the language properly)。这句话一直到现在我都深以为然。
高中时候学习很紧张,仗着自己也算有个好底子,我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其他科目上,在英语上花费的精力很少。但是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喜欢研读英语课文消遣放松,自己寻找新颖的词组和搭配,在朗读的过程中和主人公一起经历喜怒哀乐。比如《皮格马利翁》中的选段,卖花女学会了如何文雅地说英文,却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发出“What's to become of me?”的追问,也恰似我们少年时不知未来地图模样的迷茫。语言学家接受挑战时的兴奋“What is life but one challenge after another? The difficulty is finding them. Never lose a chance: it doesn't come every day." 一直到现在还常常在我胆怯时给我尝试的勇气。
虽然有对英语的一腔热爱,高考完报志愿的时候我却很坚持没有报英语专业。当时觉得英语作为兴趣爱好是好的,可以在我疲惫时给我慰藉,但是如果将来成为了工作,那它对我来说可能就变得沉重了。我从大二下开始修外语学院的英语双学位,双学位课程会讲圣经,讲英美诗歌和小说,翻译、口译等等。英语的学习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了解了许多英美的文化和文学常识,这些在后来的阅读和生活中对我的英文理解帮助很大。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初上双学位时一位外院老师对我们说的话,和新概念书里的那句很像:学习语言和应付考试是两码事,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前者。对于后者,作为一名英专的学生要有信心通过任何英文考试,因为所有的英文考试都有套路可循,都可以通过刷题过关,即便是专八。这句话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我大二的时候自学考了GRE,大三考了托福,大四考专八拿到优秀,真的是靠自己刷题一路过来。如果没有花上足够的时间或者没有自信,可能都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我初中的时候就参加过两次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本科的时候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但是最好成绩也只是二等奖而已,从来没有进过决赛。研究生之后我也还是坚持报名了,心想那些英语好的很多毕业或者出国了吧?我总算可以进一次决赛了吧?然而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因为本科时候考试是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而研究生的时候不分了,统一是研究生组。就这样我又陪跑了一年二等奖。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我有认真准备,终于进了决赛(抹泪)。研究生组全校只有两个人进决赛,另一个同学果然就是外语学院的。当然,参加了决赛也只是拿了一等奖而已,但是我的水平确实就到这里了,还是很开心,感觉圆了一个初中开始的小心愿。
对我来说,英语可能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它可以是一段回忆,一种鼓励,也可以是私有的慰藉,或者对着山谷大喊一声的阵阵回响。有这样一个可以抚慰心灵的兴趣,我觉得很幸福。
金通尹奖学金简介:金通尹(1891年--1964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始人之一,国家一级教授,我国知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17年,金通尹先生亲属出资80万元人民币设立金通尹奖学金基金。金通尹奖学金以“品学兼优、以德为先”为导向,用于奖励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含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印刷与包装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等7个单位)全日制在籍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