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暑期学校,135份精彩

2015-06-28
  • 阅读:

文字:关琳、郭丹 摄影:张华、幸晨杰

2015年6月14日,对于武汉大学一批特殊的学子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肤色,他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但是他们都为同一件事情而激动:这一天是他们在在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的日子。

从此,他们和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给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他们度过了12天快乐而又充实的日子。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不一样的友情。

精心筹备:延续经典,开拓创新

暑期学校由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得到了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IGRSS)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旨在吸引外籍高水平学者来讲学和研究,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学习,提升我国地球空间信息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成为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传统活动。

今年是暑期学校的第四年,在此前的经验和基础上,暑期学校筹备者紧跟新技术发展趋势,专门为暑期学校开发了具有响应式设计和全端支持的web网站,实现了信息发布、报名咨询、线上报名等全网络化服务。同时还开发了一款具有推送消息、资源分享、实现教学管理功能的手机APP,方便了学员的教学与日常生活。在暑期学校期间,组织者建立了微信群、qq群,方便了教师、学生、组织者的实时沟通。目前,暑期学校的最新照片和视频已经更新,更可以看到学员对于此次暑期学校的评价及感悟。

暑期学校受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在经费上也提高了对学员的资助。为来自欧美、中国周边国家、中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学员提供不同档次的交通资助,为全体学员提供免费的食宿。同时在暑期学校学员中选拔了24名优秀学员发放优秀学员奖学金。

在精心的筹备和大力宣传下,暑期学校网站获得了来自52个国家的25000余次浏览,共收到480多份申请。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经过筛选,录取了其中的135名学员,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德国、阿尔及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青年学者和学生35人,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60人,还包括来自国内其他20所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40人。

学习交流:引进来,走出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物理上的界限不再是阻挡交流的障碍,但也减少了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这里,学员和老师可以面对面沟通,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老师成为‘记住脸’的朋友,可以增进了解、加强交流。”李德仁院士在开班致辞中的一句话,道出了暑期学校的奥义。

本次暑期学校设计了合理、科学的课程计划,开设两门课程:《空间统计与分析》,由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Daniel Griffith教授和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地理系主任李斌教授讲授;《时空大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由来自瑞典耶夫勒大学地理信息与计量地理专业的江斌教授和武汉大学的乐鹏教授讲授。

老师们精心准备了授课方案,并在暑期学校开始前数月向学员发布了课程预备知识资料以及课程大纲,以保证课程效果。课堂授课之外,每门课程中还包括2至3次的上机实践课,指导学员在专业应用软件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并通过对实例的研究获得科学的分析数据和研究结论。

学员们通过完成课程项目并进行演示来获得课程成绩,自由组成5人或6人研究小组,挑选题目、选择数据、实验分析、获得结论、展示报告。大家都乐于组成跨国团队,期待多元化的沟通和思想碰撞。

“在现代这个融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精诚合作,上课教学是一方面,而更多地是交流、互助、互动。很高兴有这么一个交流机会。”来自印度环境规划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CEPT”)的Anjana Vyas教授在结业典礼上,不仅对暑期学校的组织单位表示感谢,同时邀请实验室的学生到印度参加交流学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CEPT有6个交流项目可以参加,尤其是数字通信交流项目,这个项目是个竞赛,我们诚邀武汉大学同学参加。”

学习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既需要引进来,同时也要走出去。暑期学校给了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各国之间了解、进一步交流的平台。

课余生活:国际联欢,各国风情

除了课程学习,为了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暑期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课余活动,带领学员游览了三峡、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校史馆、楚河汉街等特色景点,让学员领略三峡美景和科技文化,感受武汉的城市底蕴,武汉大学的“百年沧桑”。

国际学生联欢会是学员们的盛会。大家都有备而来,或表演节目,或准备了影像资料向大家介绍各自国家的人文风景。

武汉大学学员表演的双节棍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这一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节目立刻吸引了全体学员的目光,表演者展示了花式棍法,敏捷、果断的动作伴随整齐洪亮的呼喊,给大家带来了感官的强烈震撼。

一首悠扬的巴基斯坦歌曲为我们打开了神圣的大门。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代表向学员们播放了介绍巴基斯坦的短片。圆顶式建筑、红砂石的宫殿,绿色、祥和,工业虽并不发达,但多民族的人民和谐生活,虔诚信奉伊斯兰教。

震惊、悲伤,是在座的学员对尼泊尔的学生及人民遭受痛苦的第一印象。但废墟中那一张张坚定的面容、乐观的笑脸,让人们相信尼泊尔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视频中奔波忙碌在救援队伍中的异国面庞,让我们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都是一家人。

一首印度歌曲把我们带入悠久的文明古国。古街道、古建筑的照片,让这个古老的国度变得更加神秘。印度姑娘们为了这次的联欢会认真筹备了很久,希望能够展示“印度魅力”。她们化上了精致的妆容,身着艳丽的传统服饰,精心准备了蜡烛、花瓣等道具,带来了让人惊艳的曼尼普利舞。她们热情邀请在座学员一起跳舞。她们的快乐感染了每一个人,大家纷纷上台,围成圆圈,合着节奏欢快乐曲,跳起了彭戈拉舞。简单的舞步,自然而优美,承载着无限的快乐。

游戏环节中,大家用嘴巴传递纸杯中的水,用双脚移动气球,紧张又诙谐的动作令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手称赞。同学们组成各种“国际队伍”,在竞争激烈的游戏中完成了课堂之外的又一次合作。

暑期学校的组织者还为学员们提供了健身项目,大家在课余时间举行了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在运动场上,没有国籍之分,没有学校之别,只有队友,只有简单的快乐。每个跳动的身影,都是夏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暑期学校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快乐。缘分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彼此不认识的人,通过十天的相处,结成一辈子的朋友。在这些朋友的身上,我看到什么是多才多艺。歌曲、舞蹈、体育,不能说样样精通,也可以说拿得出手。在这里,我体会到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艺术,了解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的生活状态,扩展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非常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参加到类似的活动中。”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张宇说。

快乐的方式总是千万种,或许我们多年后记不得为什么笑了,但是就是那个瞬间那一抹动人的笑容,让我们刻骨铭心。知识没有国界,快乐没有国界,友谊更没有国界。

结业汇报:四海之内,皆是队友

12天的学习短暂而美好,到了结业汇报的时候了。他们站在报告厅讲台,面对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详细汇报。

12天前,他们还各自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为学业努力拼搏,彼此都是陌生人。12天后,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了共同的课程设计并肩作战。12天,他们由陌生人变成了共同进退的“战友”。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但是他们对知识有着同样的执着与追求。

12天里,他们朝夕相伴,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一起定题,一起实验,一起面对困难和失败,留下了许多感动瞬间和珍稀回忆。

人或许有地域的差别,但是知识没有差别,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聚到一起,为了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四海之内的人都会成为队友,一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突破各个关口,取得共同的进步。

独家记忆:带走回忆,后会有期

12天的暑期学校转眼即逝,同学们互送小礼品作为纪念。在这里,他们留下了欢笑与汗水,还有不舍的泪水,带走了知识,也带走了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同样的时光,同样的地方,带给每一位同学独特的感受。

“Thanks to you for arranged nice programs for us. And provided nice opportunity for make new friends and developed our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friends.”

“最大的收获,不是我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我的口语有了很大提高,我结识了一群外国友人!他们很热情,也很开心,很容易感染到周围的同学,这是我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这些天以来,我没有睡过一次午觉,很累,但是我很开心。想想我们手脚并用地交流,笑话百出,但是看着他们的笑容,我也觉得很开心。听着他们不停地说的’You are great! Thank you ’,总是莫名的感动。”暑期学校的志愿者说。

开幕式上师生齐聚一堂

开幕式上李德仁院士致辞

Pro. Griffith讲述空间统计与分析

乐鹏教授讲述时空大数据分析及数据科学

实习课上学员交流互助

学员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学员参观校史博物馆

国际学生联谊会

学员参观三峡大坝

优秀学员在结业典礼上做课程项目汇报

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优秀小组由来自德国、印度、尼泊尔和中国的学生共同组成

结业典礼结束后学员们合影留恋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