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申报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eoAI专项)的通知

2021-07-16
  • 阅读: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是学校推动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融入教师科研团队的最主要的载体。2022年大创项目申报工作现正式启动,本科生院通知全文详见:http://uc.whu.edu.cn/info/1039/11870.htm

1.项目选题

项目选题可以来自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学生自主立题。原则上,国家级项目的选题应来自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

项目选题应反映学科前沿理论思想,在理论、观点、技术或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应适合本科生实施,可行性强。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

为了提升大创项目质量,推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实质性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了“GeoAI专项”,选题和指导教师信息可登录大创项目管理系统查看(详见附件1),另外,实验室还新增了部分选题,这部分选题未录入系统,但学生可以自主立题方式在系统中完成申报(详见附件2)。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各个选题的要求,积极联系项目教师。经双向选择确定指导关系后,学生即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始项目申报。

2.项目团队

大创项目主要面向在校本科生,每位学生同一年度只能参与一个项目,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组队。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团队成员应全部为本科生,人数不超过3人。毕业年级学生可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申报,须在毕业前提交结题申请。

3.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每位指导教师每年新增指导大创项目不超过2项,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

4.项目资助

资助额度1000到2万元不等。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等支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5.项目申报与管理

本科生院为大创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学院(系)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包括项目遴选推荐、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过程管理。科研单位有组织、有规划设置系列选题的,可由科研单位组织过程管理工作。项目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网址:http://210.42.121.231/cxxl/),学生、指导教师、单位管理员等各角色操作指南见附件(附件3)。

为了提升大创项目的执行质量,2022年采取先实施再立项的方式,项目周期为1年(2021年9月-2022年9月),申报与管理安排如下。

1.2021年7-8月,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开展选题、组建团队、完成项目申报书,并在系统中提交;指导教师登录系统审核申报材料,并填写审核意见。

2.2021年9月10日前,各院系在系统中对本院(系)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并提交推荐预立项项目名单。审核要点包括项目成员的资格、组成的合理性,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等。

3.2021年9月中旬,学校审核、公示预立项项目名单。

4.2022年3月,组织项目中期检查、正式立项、资助。各院(系)对预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进行中期考察、排序,学校组织创业训练和实践类项目中期考察,重点考察项目进展情况及可持续性、项目成员能力得到训练的程度等。学院(系)根据立项指标数推荐国家级、省级、校级拟立项项目名单,并在系统中提交。学校审核、公示、发文、资助。

5.2022年5月-6月,学校组织遴选、推荐2022年度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遴选、推荐近3年成果突出的国家级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6.2022年9月,组织结题验收。各院(系)对各级别立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排序、公示。学校对排在末位的结题答辩成绩合格的国家级项目进行复核。公布2022年度大创项目结题验收结果。

附件1:武汉大学202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题征集信息表-GeoAI专项已录入大创系统

附件2:武汉大学202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选题征集信息表(GeoAI新增)

附件3: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联系人:何婧琳

联系电话:027-68758457

请有意申报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遥感国重GeoAI专项)的同学加入QQ群:81944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