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信息分享第三期】

2018-04-15
  • 阅读:

文字:云若岚、么爽、史祎琳、龚婧 摄影:韦安娜摄像:彭宏睿

>>>报告现场

2018年3月28日晚上7:00,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位老师做客Geoscience café导师信息分享交流会。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招生情况,并在会后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献上了一台精彩的研究生导师信息分享盛宴。

王密教授团队

首先为大家进行分享的是王密老师的博士后及其团队。学姐用逻辑清晰的语言和缜密的思路给大家介绍了目前的团队情况、学术进展及成果、研究条件和招生需求。

图1 博士师姐介绍王密老师团队情况

· 团队情况

王密老师是遥感数据处理团队(RSOne研究小组)的团队带头人,曾获得夏坚白测绘事业科技创新奖,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珞珈杰出学者、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遥感对地观测工作组副主席等多个职位。

团队研究内容为通过国产卫星关键指标论证与设计和地面大规模数据高精度快速处理,来实现星地协同在轨实时智能数据处理与服务,并达到全球范围遥感数据从获取到应用终端的分钟级遥感信息高效服务的目标。

团队近五年内承担多个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多项荣誉。

· 主要学术进展与成果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列入十六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背景之下,团队进行了理论、技术、系统三个方面的创新,主持研制了三代高分辨率影像快速处理系统,用于我国40余颗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研制了超大规模无控制区域网平差系统和资三全国一张网无控制数据处理工程。发表SCI/EI论文百余篇,专著2部。

· 研究条件与学生培养

在研究条件方面,团队有四个联合研究中心,并与多个国家级遥感卫星应用中心和公司实现校企合作。此外,在理论、技术、实验和产品化应用上都有着从国家到企业的多层次的项目支持。

学生培养方面,团队中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其中多人发表优秀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

· 招生需求

硕士研究生:8—15人(包括学术型硕士、专硕和非全日制硕士),具有较好动手实践能力、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理信息专业背景。

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1—3人,具有较好研究潜力、动手实践能力、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理信息专业背景。

优厚待遇:非全日制学费+基本津贴+项目津贴+成果奖励。

· 导师联系方式

王密老师电话/微信:13971351686邮箱:wangmi@whu.edu.cn QQ:30695673

郭丙轩教授团队

接下来,郭丙轩教授现场委派肖雄武博士对“无人机摄影测量研究小组”进行了重点介绍。肖雄武博士是李德仁院士和郭丙轩教授团队的优秀学生代表,曾以全年级第1名多次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荣获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王之卓创新人才奖等奖励。肖雄武博士从报考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研究团队概况、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进展、招生信息(包括招生要求、学生待遇和培养目标)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享。他还通过科学研究中的实例,为我们精彩而生动地讲述了本团队如何让研究生快速成长,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做事情、发文章、出产品”。

图2 肖雄武博士介绍郭丙轩老师团队情况

· 研究团队概况与主要研究方向

郭丙轩教授作为无人机摄影测量研究小组的带头人,入选武汉市“3551”人才计划,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项,领导团队自主研发了天工无人机摄影测量软件和首套1:500大比例尺免像控无人机测图系统,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

团队目前的4个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大规模多源影像光束法平差研究与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摄影测量自动化处理研究与开发,空地一体化倾斜影像高质量全自动三维建模研究与开发,基于影像的室内定位、SLAM、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 招生要求、学生待遇和培养目标

由于团队科研项目较多,可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生活补助(按科研能力等级晋升制,硕士1500以上/月、博士2000以上/月)、大幅度的项目奖励(独立完成项目,可奖励30%-80%)、成果奖励(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科研经费奖励),并愿意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其非全日制助研模式为:基本是周一至周五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周末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提供学费、生活补助、项目奖励、成果奖励。而本组优势在于提供合作单位签订定向协议,期限三年,毕业时就可以直接参加校招,公司实习内容与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有科研潜力的可申请攻读本组博士学位。

郭丙轩教授团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清晰的目标,他们将着重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产中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是勤于钻研、踏实好学、对编程有兴趣,最好具有一定的数学或摄影测量基础的学生。尤其欢迎喜欢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研究(含无人机影像实时处理和测图、三维重建和室内定位、机器人实时定位和测图等)、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手机APP开发等方面的同学,一起探索品尝——遇到问题反复努力不得解决的痛苦绝望与历经坎坷后胜利的喜悦!

· 导师联系方式

郭丙轩老师QQ:63623509 邮箱:mobilemap@163.com

肖雄武博士QQ:479334177邮箱:xwxiao@whu.edu.cn

李熙教授团队

相比前两位教授的团队,李熙教授将自己的遥感与空间数据挖掘小组定义为“小而有趣”。他对其团队的研究方向、优势特色、培养与招生做了介绍。

图3 李熙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课题组介绍

李熙老师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目前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副教授。其团队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生态环境遥感(课题组自主开发的森林扰动信息提取软件成功的用于全球森林制图,并支持生态环境分析)、夜光遥感(反映社会经济变化,并对“一带一路”、叙利亚内战的情况进行了有效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其研究成果被各国各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及央视进行报道。

· 培养与招生

课题组的优势在于有良好的国际化氛围,和多所欧美知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每年邀请若干知名外籍教授来课题组来给学生授课并研讨1-2星期。

团队完善的周会制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交流机会,鼓励每个研究生至少参加一次国际会议、直接参与国际机构相关项目。在多个国家重点项目负责和参与,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项目锻炼机会。

目前已毕业学生的去向有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等。2018年已招收保研学生2个,目前还剩1个指标。

· 导师联系方式

李熙老师邮箱:lixi@whu.edu.cn

陆建忠副教授团队

陆建忠副教授的水环境遥感与模拟预测团队覆盖多个领域:遥感应用、GIS、水文学等,团队负责人有陈晓玲教授、田礼乔教授、李熙副教授、陈莉琼高级实验师、李建老师等人。

图4 陆建忠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研究方向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1.建立湖泊水环境参数动态监测方法体系,已经完成的鄱阳湖系列学术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2.实现了天地一体化湖泊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并开展了业务化研究;3.研发系列地理国情生态环境遥感定量反演模型,形成了一套生态文明指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量化考核指标;4.将“遥感反演—资料同化—数值模拟”相结合,进行大数据“格局—过程—机理”的时空分析方法,在内陆湖泊和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方面开展了应用研究。

· 研究生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团队与国际交流合作紧密,有许多三个月以上的对外访问机会。

· 导师联系方式

陆建忠教授邮箱:lujzhong@whu.edu.cn

陈能成、王伟教授团队

· 团队介绍

陈能成、王伟教授所带领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8人、硕士生18人、留学生3人和本科生5人。研究方向分为物联网与传感网、智慧城市与时空大数据,科研项目包括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十余项。

团队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与荣誉,仅2017年就有多位学生分别获得武汉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雷军奖学金、王之卓创新人才奖等奖学金。团队毕业生的发展方向有:去往美国、德国等海外进行联合培养、做访问学者、读博士后或者工作,签约腾讯、阿里、华为等公司,在国土、测绘、规划等事业单位和高校都广受欢迎。

团队正在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欢迎大家加入。团队网站swe.whu.edu.cn。

· 导师联系方式

陈泽强老师手机:13871025965 邮箱:ZeqiangChen@whu.edu.cn 办公室:实验室126

图5 陈泽强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王亚军副研究员团队

· 团队介绍

王亚军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他的高速高精度三维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该课题组通过提出一系列的二进制离焦技术使得结构光三维测量速度从30Hz左右提高到了~KHz,极大地促进了高速高精度三维测量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在,该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基于视觉的高速主/被动三维测量技术研究,包括结构光、立体视觉等;

2)基于软硬件的高性能光学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包括大景深、高动态以及全视场三维成像技术;

3)高性能三维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4)高速高精度三维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在文物测量、工业在线检测、人脸识别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研究团队和美国多个高校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包括Purdue University,Iowa State University等。团队成员有机会去相关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并且可以推荐出去攻读博士学位。

· 导师联系方式

王亚军老师邮箱:jun123@mail.ustc.edu.cn QQ:286987398

陈亮教授团队

· 团队介绍

陈亮教授回国前在芬兰大地测量研究所工作,担任传感器与室内导航研究组副组长,为芬兰激光雷达“国家优秀创新中心”科研骨干。主要从事“室内外无缝定位与导航”领域的研究,在导航新体制信号处理、智能手机泛在定位、多源融合室内外无缝导航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获美国导航年会、欧洲导航年会、欧盟工业联盟委员会项目峰会等多个奖项。

陈亮教授为我们介绍的是他的传感器与室内定位研究。其研究背景为室内外无缝导航与位置服务在无人机、智慧城市等多方面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研究工作有三:一是连续多载波信号高精度定位,二是贝叶斯多路径误差消除,三是多源室内定位方法。团队目前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研专项“高可用高精度室内定位与室内GIS技术”、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北斗兼容格拉纳斯和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在斯里兰卡的联合应用开发与示范”等项目研究,研究经费充足。目前在蓝牙伪卫星室内定位系统和新体制室内外无缝定位平台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正逐步开展,急需热爱科研工作,有较强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学生加入团队。

· 招生需求

团队与英国、法国、西班牙、芬兰等多所导航定位领域知名大学的课题组保持长期密切合作,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会议等学术活动。

招生需求:硕士研究生3-5人(包括学术型硕士、专硕和非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包括硕博连读)2人。欢迎有测绘、导航定位、信息处理与自动控制、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背景的学生加入团队。为学生提供优惠的科研补贴和成果奖励,具体可以面谈。

图6 陈亮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导师联系方式

陈亮老师邮箱:l.chen@whu.edu.cn QQ:58713822

学生联系人咨询:杨贤佳老师电话:18370258769 QQ:2413907138

熊汉江教授、郑先伟副研究员团队

· 团队介绍

郑先伟老师给大家介绍的是他们团队在地理空间多源数据融合与在线三维可视化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团队多年的研究与积累,目前形成了应用开发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特色课题组,在软件平台方面,有自主研发的VirtualWorld大型桌面三维数字地球平台和SmartInfoMap移动导航地图App等;在学术研究方面,近年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图像处理、地理场景理解与三维建模、大数据可视化、室内外地图与位置服务、地理虚拟实现与增强现实、视觉定位与智能导航等,相关论文多篇发表在一区、二区SCI期刊上。课题组目前有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其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横向项目在研,可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科研方向选择和充裕的经费支撑;课题组主要合作导师有龚健雅院士、熊汉江教授和郑先伟副研究员,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导师选择的空间。课题组目前成员有来自于各个学科背景的优秀本硕毕业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数学与统计数学等),可为新生提供编程和理论的多方面支持。课题组面向各类全日制、非全日制,以及2018下半年准备直博或考博的学生,欢迎有志于从事地理空间三维智能研究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学习。

图7 郑先伟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导师联系方式

郑先伟老师邮箱:zhengxw@whu.edu.cn手机:18171418527

龚威教授团队

· 团队介绍

Lidar Team激光雷达研究团队由龚威教授带头,目前牵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总经费3000余万,团队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三:学术型(包括对地观测多/高光谱激光雷达理论与方法、荧光植被遥感、CO2探测雷达激光理论与方法等);工程技术型(包括激光雷达的软件处理数据开发及硬件系统研制);数据应用型(包括植被遥感定量检测和大气遥感定量监测等)。总之,不论什么定位的人才均可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

图8 史硕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科研条件

科研工作条件方面,团队有200平米实验室、总值超2000万大型科研设备和自主研制的激光雷达硬件系统。研究生培养上,给予月补贴+季度绩效,助研(全日制培养)模式广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科研生活补贴保障。硕士毕业生去向为80%事业单位、20%公司企业,博士毕业生去向为90%科研院所,10%事业单位。团队SCI论文年产出20—30篇/年,学生每年都有2—3人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多个奖项。

· 导师联系方式

史硕老师电话:13995529676邮箱:shishuo@whu.cn

学生联系人咨询:陈必武博士电话:13018068732 QQ:387209547

田礼乔教授团队

· 团队介绍

田礼乔教授给大家介绍了他在水环境遥感方面的研究思路:建立地面传感网与卫星遥感监测—现场同步观测与实验室分析—数值模拟与同化方法,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从而引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水环境遥感与模拟预警研究。

并且,他提出了“三个一”工程:一套装备(水色遥感无人船体系下的光谱测量系统)、一套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天宫二号成像仪数据水色遥感算法体系)、一个湖泊(以洪湖为研究区域的水色遥感应用)。

田教授团队的研究愿景有二:建立我国第一个湖泊水环境遥感地面综合验证场和发展国产水色遥感卫星的人工智能算法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工作地点与时间自由可选。

图9 田礼乔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招生要求

田礼乔老师对学生要求总结为如下几点:数学物理基础较好,肯学吃苦,有一定电信基础或人工智能算法基础、写作编程能力优者优先。

· 导师联系方式

田礼乔老师邮箱:tianliqiao@whu.edu.cn 手机15307160058 QQ:12367188

张叶廷教授团队

· 团队介绍

张叶廷副教授给大家带来的是三维GIS团队研究方向介绍。团队成员有杜志强副教授和张叶廷副教授,其总体思路为从理论方法(多尺度表示、GIS数据模型、三维空间索引)、关键技术、系统研制(高性能三维GIS软件平台)和推广应用四个层次上对三维GIS展开系统研究。其中关键技术有地上下室内外统一表达、高效数据组织和实时可视化及高性能三维空间分析,其典型示范应用包括武汉的国内首个投入使用的大城市级三维城市模型。目前团队主要基于三维GIS技术,开展智慧城市和防灾减灾领域的行业应用研究。

图10 张叶廷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导师联系方式

杜志强老师邮箱:duzhiqiang@whu.edu.cn

张叶廷老师邮箱:zhangyeting@263.net

廖明生教授团队

· 团队介绍

最后一位嘉宾是张路教授,他给大家带来的是由廖明生教授带头的以研究雷达干涉测量及应用的团队介绍。在简单为大家讲解了雷达遥感的特点及原理后,他着重叙述了团队研究在祁连山、沪杭高铁及在上海大范围城市地表沉降检测的应用。团队有丰富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德国宇航中心、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多位教授都有合作,并获得2013年中国国际合作奖。

图11 张路老师介绍团队情况

· 导师联系方式

廖明生老师邮箱:liao@ whu.edu.cn

张路老师邮箱:luzhang@whu.edu.cn

图12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图13 各团队老师同学与GeoScience Café成员合影留念

往期导师信息分享活动链接:

导师信息分享第一期,龚威老师团队:http://www.lmars.whu.edu.cn/detail.jsp?id=y0j8x4c73v

导师信息分享第二期,钟燕飞老师团队:http://www.lmars.whu.edu.cn/detail.jsp?id=y0j8oaq6gm

GeoScience Café以“谈笑间成就梦想”为口号,采取最自由的交流方式,每期邀请1-4位报告人,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展开报告。每周五晚7:30,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楼休闲厅举行当期活动。报告内容不仅涉及一切与测绘有关的学科内容及学术方法,如测绘基础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雷达技术、信号处理,还包括地理信息科学以外的话题,如法律和艺术等。让任何感兴趣的人——不仅是地理信息相关专业的师生,还包括其他专业的师生,甚至是文科生——都可以听取报告,并当场向主讲嘉宾提问或者会后与其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报告PPT、新闻稿及下期活动消息等)敬请关注Geoscience Café群(QQ群号:532362856),微信公众号:GeoScienceCafe

欢迎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