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顾子琪 摄影:龚婧 摄像:陈必武 主持:王宇蝶
>>>人物名片
汪志良,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
康一飞,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潘励教授,研究方向为含云数字正射影像制作;
安凯强,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眭海刚教授,研究方向为极化SAR变化检测。
>>>报告现场
12月1日19:30,汪志良、康一飞和安凯强做客GeoScienceCafé第180期学术交流活动,为我们分享他们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第八届“3S”暑期研讨会的见闻,介绍他们在异域的交流经历。他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现场氛围活跃,观众获益匪浅。
话说 “3S”活动——发挥学科优势和践行“一带一路”漫谈
首先,汪志良围绕“3s”活动以及发挥学科优势,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3s”活动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在2008年(北京)大会发起的一个国际暑期研究生研讨会,以研究生为主体,对测绘遥感领域的热点进行分组式、自发式和自我报告式的集中训练和成果展示。“3s”活动成立之初,武汉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测绘学院(SSGA)和国立莫斯科测量制图大学(MIIGAiK)签署了关于该活动的三校合作协议精神,后期,随着同济大学的加入,逐渐成为一个两国四校的国际论坛活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3s”活动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印度、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员纷纷加入。2010年至今,“3s”活动已成功举办8届,第八届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举办,主题为“多源遥感数据融合、VR/AR技术应用”。
汪志良首先带领我们回顾了测绘学科的过去。他回忆道,在八十年代初,他的大学时代,测绘学科是属于地学的一个小分支,测绘工作者最多只是地面信息的搜集和表达者。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测绘学科不断壮大。测绘工作者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地面信息的搜集和表达者,还将是大数据条件下的挖掘、开发、利用者以及数据资源的分析与管理发布者。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如何发挥测绘学科优势,为自己、为单位、为国家以及为全人类谋得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接着,汪志良分享了参加第八届“3S”暑期研讨会的经历。他展示了活动期间的照片,并且将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俄罗斯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在他的讲述下跃然纸上。研讨会期间,学员们除了学习交流,还组织了篮球、排球等比赛,妙趣横生。活动结束后,俄罗斯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参与学员给予了很高评价。
最后,他总结道,此次“3s”活动非常圆满,这样的活动要一直举办下去,把创立者们的初衷——“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测绘遥感行业前沿发展方向以及了解世界”——一直延续下去。武大的莘莘学子也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把武大学子的风貌展现给世界。
高强度项目实践体验、多元思想的碰撞融合
紧接着,康一飞博士从高强度的项目实践体验说起,以参与者的角度详细为我们讲述了这次活动的细节以及心得感悟。
他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形式与主题。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多源遥感数据融合、VR/AR技术应用”,共计6天的行程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所有学员一共分为五组,其中有三组学员分到了“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向,剩下两组为“VR/AR技术应用”方向。康一飞为我们介绍了每组的成果,它们各有千秋,令人赞叹不已。
接着,他分享了此次活动中高强度实践的体验。活动中,各个小组完成项目只有不到四天的时间,期间还有各种其他的活动安排,因此,做项目的时间是极为紧张的。为了在最后的成果汇报展示中表现出色,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奋战到深夜。成果汇报会上,每个小组除了汇报小组成果,还需要介绍个人承担的角色,并就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短短几天,忙碌却十分充实。
最后,他分享了参加此次活动的几点感悟。第一点,保持学术自信,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学科在国际上占有很高地位,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就应该能有这样的自信去走出校园、走向国际。第二点,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分工以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分工协作在小组工作学习中尤其重要。第三点,要培养沟通的主动性,在团队合作中及时沟通、主动沟通才能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战斗民族”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随后,安凯强从不同的视角带来更多此行的见闻与感悟。
他首先从此次团队协作谈起。他所在的小组研究课题为“基于影像融合的变化监测”,由于团队里从事相关方向研究的同学较少,所以他们很快确定了“中心式”的协作模式,即以团队leader为中心来梳理整体流程,并由负责整个团队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团队的执行力。在团队良好的合作下,该小组的成果获得了老师的一致好评。
接着,安凯强以照片为眼,带我们走进了新西伯利亚的街头,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景观。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联邦新西伯利亚州的首府,是俄罗斯国内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当地的食物以大列巴、土豆泥、肉饼、奶酪为主,蔬菜和水果则比较少见。至于出行,当地的有轨电车、地铁、公交都十分便捷。透过一张张照片,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新西伯利亚澄澈清明的蓝天、呼吸到他干净清澈的空气。
最后,他与我们分享了在新西伯利亚丰富的课外生活。纪念公园游览、篮球友谊赛、排球友谊赛、动物园游览、艺术博物馆游览以及party,他将每个活动细细道来,听来有趣至极。
总的来说,他很感激有幸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短短几天的学习交流中,每一秒钟都没有虚度,收获颇丰,很好地开拓了视野,也学会了合作交流。
>>>互动交流
观众A:我想问一下汪书记和师兄们,你们认为参加完这次研讨会之后,对于即将在武大举行的第九届有哪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呢?
安凯强:首先,我们需要展现出我们的学术自信。其次,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歧义,这时候我们要用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拥抱这样的不同。
康一飞:我补充一点,我们在新西伯利亚感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氛围,那边很多俄罗斯同学会主动来跟我们聊天,主动跟我们聊一些中国的东西,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充足的准备以及他们的文化素质。我觉得我们明年如果举办这样一个活动,也需要向他们学习,提前了解学员文化,作为打开话题的切入点,做好充分的准备。
汪志良:作为承办方,研讨会的计划、组织形式、主题肯定都会提早做出详尽的安排。而对准备参加这个活动的学生,我对你们提出一点建议,一定要把英语练好、用好。英语作为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是极其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
观众B:我想问一下刚刚提到活动中会有课程学习,之后还会有一个报告会,这个报告会是根据课程学习到的东西来进行汇报,还是根据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自己的研究方向会不会跟活动主题不是特别吻合?
汪志良:每届都会有一个特定主题,所有遥感院、资环院、测绘学院、实验室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报名参加。
康一飞:我认为如果想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不需要太担心自己的研究方向跟活动主题不是特别相符,或者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就拿这次的活动举例,我们的两个课题,一个是“多源遥感数据融合”,这个课题其实非常广,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同学所做的研究都或多或少与多源遥感数据有关。另一个是“VR/AR技术应用”,虽然很多同学对这个不是很了解,但是据我所知,它的门槛也不是那么高,在老师的指引下,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了解到这个东西。总之,不要因为研究方向而对此类交流活动有所顾忌。
汪志良作精彩报告
康一飞作精彩报告
安凯强作精彩报告
踊跃互动
汪志良(右三)、康一飞(左三)、安凯强(右二)与GeoScience Café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编辑:肖珊)
GeoScience Café以“谈笑间成就梦想”为口号,采取最自由的交流方式,每期邀请1-4位报告人,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展开报告。每周五晚7:30,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楼休闲厅举行当期活动。报告内容不仅涉及一切与测绘有关的学科内容及学术方法,如测绘基础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雷达技术、信号处理,还包括地理信息科学以外的话题,如法律和艺术等。让任何感兴趣的人——不仅是地理信息相关专业的师生,还包括其他专业的师生,甚至是文科生——都可以听取报告,并当场向主讲嘉宾提问或者会后与其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报告PPT、新闻稿及下期活动消息等)敬请关注Geoscience Café群(QQ群号:532362856),微信公众号:GeoScienceCafe
欢迎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