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cience Café】钟燕飞团队:智能化遥感数据提取分析与应用(RSIDEA)研究组信息分享

2017-10-12
  • 阅读:

文字:龚婧 摄影:龚婧 主持:袁静文

>>>人物名片

钟燕飞,教授,博士生导师,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研究室主任,RSIDEA研究组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装备部基金、前沿创新项目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担任3个国际SCI期刊IEEE JSTARS、IJRS、RS副主编/编委。

赵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特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概率图模型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方法以及遥感影像地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项目等科研项目。

马爱龙,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1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得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演化计算理论及其遥感应用,研究方向包括遥感影像监督、半监督分类、聚类;多目标优化、模因优化算法;人工DNA计算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等遥感影像处理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篇。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军委装备部前沿科技创新等科研项目。

曹丽琴,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讲师。2009年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城市环境遥感,研究方向包括地标温度反演,城市热岛,城市不透水面等研究。参与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主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中央高校科研基金1项,横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973计划项目2项,863项目1项,湖北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

>>>报告现场

9月29日晚7:30,钟燕飞教授与RSIDEA研究小组的其他三位老师(分别是赵济老师、马爱龙老师和曹丽琴老师)做客GeoScience Café,给大家介绍了RSIDEA团队的概况,包括发展历史、科研氛围、小组制度和毕业生去向,并就团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讲解。这次报告也是GeoScience Café“导师信息分享”系列讲座的第二期,精彩的报告不仅让到场的同学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RSIDEA研究组的研究现状,也让同学们有了一次向老师们提出疑问、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团队概况

RSIDEA(Intelligent Data Extraction,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研究小组的全称是智能化遥感信息提取分析与应用研究组,始建于2007年9月,到现在已发展了十余年时间,研究组以张良培教授为学术指导,钟燕飞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还包括赵济老师、马爱龙老师和曹丽琴老师等七位老师作为小组的研究成员。

钟燕飞教授首先强调了研究小组的团队精神,即尊师重教、学术自由,要学会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和做事;其次要重视在团队里的合作,同时不忘培养个人坚持不懈的品格,最后是要通过读书学习、实践和总结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培养听、说、读、做、写的能力。团队从成立之初一直延续着每周例会的制度,并且注重和鼓励同学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从毕业去向的统计信息里看,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了进入高校和科研单位,或者出国继续深造。

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

高光谱遥感是一种能够获取地物连续波谱曲线、图谱合一的对地观测技术,具有精细识别地表物质成分的能力。团队现已构建了高光谱、热红外、可见光传感器载荷的多个无人机遥感观测平台,以及地面光谱采集平台。为了弥补推扫式高光谱遥感无法实时成像的缺点,团队在视频高光谱遥感上也开展了一些实验并取得了进展。

团队在高光谱遥感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第一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系统,已在公安、检察、精细农业、环境检测方面等领域得到应用;第二个应用是物证成像光谱分析,研发了自主的软件;第三个应用是自主无人机热感系统,已被成功应用于监测北欧瑞典等城市热能管道泄漏,得到当地媒体专栏报道。

▲ 钟燕飞作报告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理解

随后,赵济老师给大家做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理解研究方向的介绍,介绍分为四个部分,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物识别、变化检测、场景理解和应用。

现阶段,高分辨率遥感的分辨率能达到5m甚至优于5m,利用高分辨率遥感获得的地物目标的空间细节更为显著。对于同一个地区,高分辨率遥感能够进行大范围的、长时间的、周期性的连续观测,从而为变化检测提供数据基础。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影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隐含着一定的语义信息,这是其他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所不具有的,场景语义最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核功能区划分,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对场景做分析和理解。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一个快速获取大面积地物覆盖信息的方式,在城市建设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小组主要的高分应用有全球测图地表覆盖分类子系统、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山火风险评估系统、“三旧”改造工程变化检测和城市功能区分析。

▲赵济作报告

多源遥感数据地学解译

接下来,马爱龙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团队在多源遥感数据地学解译方向上的研究工作。

不同的遥感影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具体应用时,仅凭一种影像的几何和物理属性不能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比如在城市遥感和农业遥感中探测一个伪装地物时。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集是利用时空图的信息融合的多源遥感数据来完成遥感数据解译的一项技术。

多源遥感数据解译是近几年来比较火的研究方向,一是因为数据不仅可以来源于遥感影像和矢量地图这样的地学数据,还可以来源于微博等社交数据,二是从模型角度,现有的模型已经从传统的统计模型到基于人工智能计算以及发展到现在的深度学习模型,但是针对多源遥感数据,我们还需要研究更加适合的模型来完成地学解译的工作。现阶段,团队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采用传统的监督分类和半监督分类以及非监督分类进行变化检测,将其应用到应急响应和灾害处理的项目上,并且已经发表了19篇SCI。

▲ 马爱龙作报告

城市热岛效应和热环境应用

最后,曹丽琴老师带来了她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

研究城市热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宜居环境的建设产生着重要的指导的意义。曹老师的第一项工作是应用在热红外波段探测到的数据,研究武汉的热岛效应在四季的分布状况;第二项工作是研究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同时城市的热环境与地面的覆盖情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植被、水体、裸体以及城市的不透水面进行分析,用数学统计和运用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来研究不同覆盖物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程度;第三项工作是对增加植被或绿地后的武汉的城市热岛效应做分析预测。

▲曹丽琴作报告

>>>互动交流

观众A:请问钟老师会接受考研的学生报考您的研究组吗?

钟燕飞:因为实验室对每位老师能够招收的学生的数量是做出规定的,如果你想报考我们小组的研究生,通过老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你也可以加入到小组的研究学习中来。另外我认为考研对于你个人来讲是你人生的一个历练,考研这段经历对你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只能反映你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我们组在招收学生时当然也会问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但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你要能坐得住,而不是心浮气躁、跑来跑去。我们组对学生的本科专业是不加限制的,我们非常欢迎电信、计算机、数理专业的同学加入团队。

观众B:我想请问老师在招收学生时会比较看重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哪些特点,认为他适合进入实验室?

嘉宾:我认为对同学们的考核应该是全面的,每个同学都有每个同学的优点。在考虑是否要招收该名同学时我们会了解他在本科阶段的情况,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但是接触的项目比较少,这样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有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做过比较多项目,个人的某方面能力比较突出,包括数学,那么这些都是他的优势。在小组内,我们会根据每位同学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发扬或者弥补,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还是踏实,至于你的能力是可以后面再培养的。

▲现场提问与交流

▲会后观众与嘉宾交流

▲嘉宾与GeoScience Café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编辑:肖珊)

GeoScience Café以“谈笑间成就梦想”为口号,采取最自由的交流方式,每期邀请1-4位报告人,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展开报告。每周五晚7:30,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楼休闲厅举行当期活动。报告内容不仅涉及一切与测绘有关的学科内容及学术方法,如测绘基础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雷达技术、信号处理,还包括地理信息科学以外的话题,如法律和艺术等。让任何感兴趣的人——不仅是地理信息相关专业的师生,还包括其他专业的师生,甚至是文科生——都可以听取报告,并当场向主讲嘉宾提问或者会后与其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报告PPT、新闻稿及下期活动消息等)敬请关注Geoscience Café群(QQ群号:532362856),微信公众号:GeoScienceCafe

欢迎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