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基金指南(2025年)
一、简介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原“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重组,于2025年1月获批建设(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前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实现近地空间、地月空间乃至行星空间近实时、高精准、高可靠的泛在融合智能信息服务为目标,将突破全球高时空分辨率态势感知、环境智能适应的实时自主测绘、全球时空信息实时服务等关键技术,提升我国近地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泛在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实现空间物质开发和利用整体水平国际领先,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国际化的空间领域科研平台,打造测绘遥感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了促进测绘遥感信息工程领域内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思想与人才的交流,实验室特设立开放研究基金,资助有关人员来从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二、开放研究基金资助原则
1、根据我国测绘遥感技术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需要,跟踪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
2、鼓励具有开拓性、超前性、创造性和较高层次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项目;
3、有利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多部门的联合攻关,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新格局,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
4、鼓励和支持从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博士后及海外留学人员申请实验室开放基金。
5、鼓励和支持申请者和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深度合作,产出高质量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
6、以下人员不具有申请资格:
1)已获得过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者;
2)合作者不符合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规定者;
3)申请者所在依托单位在过往开放课题的申报过程、执行过程中,不依据开放基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依托单位职责的。
三、开放研究基金指南资助方向和研究内容
1. 实时遥感与智能解译
1.1 新型遥感传感器成像机理与检校技术
1.2 遥感影像的立体视觉与时序分析
1.3 航天/航空影像实时/准实时处理技术
1.4 航天/航空影像自动/半自动信息提取与变化监测技术
1.5 热红外/SAR/InSAR影像/激光测距数据处理与应用
1.6 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
1.7 海洋与内陆水环境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
1.8 火星、月球等深空遥感探测机理
1.9 照片级三维模型纹理重建与可视化
1.10 夜间灯光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
2. 未知空间自主测绘
2.1 北斗GNSS+多源融合定位方法研究
2.2 低轨卫星增强等新一代卫星导航体制理论与方法
2.3 多传感器融合室内外导航定位和泛在测绘理论与方法
2.4 行星探测器精密定轨新理论与新算法研究
2.5 无人平台/系统复杂环境智能感知
2.6 广义点云智能处理
2.7 泛在测绘理论与方法
2.8 多源空间数据双向宽带无线传输
2.9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感知
2.10 多物理空间现势建图
3. 时空计算与智能服务
3.1 时空大数据管理、处理、分析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3.2 基于地理空间的物联网、传感网计算理论和服务技术
3.3 时空数据挖掘和地理空间智能的理论与方法
3.4 地理信息智能服务与服务质量的理论及方法;
3.5 数字孪生建模
3.6 时空智能计算
3.7 时空智能服务模型
3.8 社会地理计算、智慧社会的技术与方法
3.9 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3.10 全球尺度时空智能服务
四、申请
1、申请者必须联系一位研究方向相近相关或互补、副高以上职称的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合作者,并与该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申请书中须有明确的合作研究计划。
2、申请人必须认真填写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2025版)》,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要求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在近期可取得一定进展。本次申请试行无纸质化申请,项目申请人只需将签字盖章扫描版发送至 geyan@whu.edu.cn 。项目批准后,项目负责人将申请书纸质版和合同一并提交。申请书格式见附件。
3、本次基金项目申请截止日为2025年8月30日(申请书以邮件收到时间为凭)。本次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开始日期为2026年1月1日,结题日期为2027年12月31日。资助强度为面上项目5万元。
五、课题执行管理
1、基金资助课题产生的有关论文、专著、专利、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有实验室合作者的署名,成果应标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编号:xxxxxx)”,英文标注“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Open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Wuhan University (Grant No. xxxxxx)"。未标注的成果,不得作为本课题的成果。
2、论文成果至少产出一篇SCI检索论文,并且论文署名中有实验室的合作者和本实验室(中文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英文名: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作为工作单位。
3、课题负责人应参加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开放基金成果报告会(于2027和2028年4-5份召开),其中在2027年的报告会中做课题中期进展报告,在 2028年的报告会中做课题结题报告。
4、基金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数据、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研究者与本实验室共同所有,项目结题时相关成果应提交实验室留档。
联系人与通讯地址:
葛艳 TEL :027-68778184
E-mail: geyan@whu.edu.cn
姚远 ?TEL :027-68778532?
E-mail: whyaoyuan@163.com
传真:027-68778229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29号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