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

           

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武大地面站”)是在“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框架下建设的重大空天基础设施,该站坐落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七路,占地面积89亩,主要承担遥感卫星地面运控和数据接收任务,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的重要科研支撑平台。

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

武大地面站是我国民口高校首个测控数传一体化地面站,于201212月建成, 装备13米口径X\S双频、12米口径Ka\X\S三频地面测控接收系统各一套,具备低轨卫星测控、载荷信号接收和深空探测飞行器跟踪能力,装备水平国内一流。依托这一重大空天科技基础设施,武汉大学已在国际上率先构建起涵盖遥感卫星设计、研制、运控、数据接收到应用服务的完整创新链,支撑遥感学科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国际测绘遥感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机构。

202411月 张平文校长一行调研地面站

      武大地面站作为武汉大学“珞珈”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主控站,自20186月以来,已成功保障珞珈一号01星、珞珈二号01星、珞珈三号01/02星、珞珈四号01星及启明星一号等卫星的地面运控与数据接收,有效支撑了卫星科学实验任务的顺利开展;业务化接收TerraAquaSoumi-NPPJPSS-1、京师一号、天目等国内外十余型卫星遥感数据,任务接收成功率保持在99%以上;多次参与我国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及欧美月球、火星、木星探测器的信号接收工作。未来,武大地面站将作为“珞珈”系列科学试验卫星和“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的地面核心保障设施,承担卫星的运管、测控及数传接收任务,为我国构建通信-导航-遥感一体的天基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提供重要支撑。

 

珞珈三号02星地面站影像(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2024730日接收)

作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测绘学会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及武汉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武大地面站充分发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的窗口作用,依托“珞珈星、武汉站”特色品牌,凭借世界一流的遥感学科与人才优势,持续开展了航天遥感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地面站开放日青少年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