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12
2024年11月19日,遥感卫星地面站的12米口径Ka/X/S三频段遥感卫星地面测控接收系统(简称“12米三频系统”)通过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技术验收。验收专家组现场听取了安装调试报告、设备试用情况汇报,查阅设备技术资料,现场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一致同意通过12米三频系统的验收。 12米三频系统建设由学校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经费支持,于2023年2月启动。该设备具备Ka/X频段高码速率遥感卫星数传接收能力,满足高分遥感卫星高速解调/...
12月5日,秋意渐浓的珞珈山迎来了武汉大学最盛大的足球联赛——振兴杯的收官之战。行政楼下人头攒动,来自全校32个球队的代表和获奖队员齐聚912操场,场面壮观,如同沙场秋点兵。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足球队在本年度男子甲级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信息学部主场以6:0的辉煌战绩结束了最后一场战斗,荣获季军。实验室足球队全体队员及后勤保障人员男子甲组颁奖现场实验室足球队在过去三年均进入武汉大学8人制研究生足球赛四强。...
06
12月2日,在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江山多娇 秀我中国”——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主题年会上,中国(京津冀)绿水青山指数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中国绿水青山系列指数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要成果。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过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编制了中国绿水青山系列指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28
2024-11
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带领团队推动我国卫星遥感从事业走向商业化发展的重要成果。早在2003年,李德仁院士牵头向国家提出了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议,之后被国家立项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14年又牵头向国家建议“推进我国遥感应用产业商业化发展”。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专项的推动下,中国卫星遥感系统取得了辉煌成绩,...
21
11月19日上午,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院长达纳博士(Danar Guruh Pratomo)一行4人访问实验室,深入讨论双方在学生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教师互访、暑期学校等方面的合作事宜。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学院副院长狄墨·巴尔茨教授(Timo Balz)接待了来宾。达纳博士简要介绍了测绘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的信息。哈皮(Hepi Hapsari Handayani)女士介绍了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印度尼西亚政府和泗水理工学院针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支持政策。...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日益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与南非在农业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化。近日,由实验室邵振峰教授牵头、Timo Balz教授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专项“服务于中国和南非农作物粮食安全的对地观测与地面监测应用”团队前往南非林波波省范贝区(Vhembe,Limpopo Province),与南非合作者联合开展农业遥感野外调查与粮食安全遥感监测研究。?项目成员先后在Tshikuyu村、Bende Mutale村等地,走访农户家庭、深入当地农场,...
(通讯员:庄园、景茂强,编辑:葛艳)张过教授牵头完成的“高分辨率Ka频段SAR卫星遥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研制了全球首颗0.5m高分辨率Ka频段SAR新型遥感测绘卫星——珞珈二号01星;庄园教授“面向人-机-物低功耗定位的多源误差理论与多场景稳健融合方法”荣获2023年度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研制了基于场景约束和质量控制的多源融合定位装备,实现了适用于“人-机-物”等不同应用场景的低功耗定位方案。...
04
10月29日—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于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报送的“智多星——互联网遥感卫星实时智能服务系统”项目斩获全国银奖!此前,团队分别在武汉大学第十二届“自强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斩获金奖。智多星——互联网遥感卫星实时智能服务系统 推荐单位: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赛道组别:...
01
2024年10月22日至25日,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SPRS)第四技术委员会2024年研讨会在澳大利亚珀斯成功举行。实验室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陈锐志、主任杨必胜、副主任王密等20多位师生出席了大会。 本次大会与地理空间自由开源软件年会(Annual conference for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Geospatial,FOSS4G)、第九届普适定位、室内导航与基于位置服务(...
31
2024-10
合成孔径雷达(SAR)大地测量方法已是获取地表形变的重要手段。2024年10月28日,北京大学王腾研究员应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做客星湖讲坛,分享题为“雷达影像测地学及其揭示的地表形变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课题组近五年在雷达影像测地学方面提出的新方法及其在地震周期形变、活动构造、下地壳流变性质、活动滑坡分布、地下水开采和矿区沉降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王腾首先介绍了雷达影像测地学捕捉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
30
10月29日上午,武汉大学2025年湖北省招生宣传组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星湖实验大楼305报告厅顺利召开。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招生工作处处长吴奕、测绘学院党委书记晏金柱、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秦后国出席会议,江西、河南、湖北地区各招生宣传组代表与会。测绘学院党委书记晏金柱、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肖娴娴、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敏、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功敏、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方志祥、...
近日,遥感领域国际顶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F=11.1)在线发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眭海刚教授额课题组成果。论文题为“Flood inundation monitoring using multi-source satellite imagery: a knowledge transfer strategy for heterogeneous image change detection”(多源卫星影像洪水淹没监测:一种异质影像变化检测的知识迁移策略),博士生赵博飞为第一作者,眭海刚教授为通讯作者。时效性是自然灾害应急监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