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考古现场探真知,摄影测量助文博

2021-04-19
  • 阅读:

2020年4月12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黄先锋教授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一行,应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邀请,前往陕西省古代墓穴考古现场(位于西安市近郊)进行考察。本次考察旨在促进摄影测量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为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等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提供有效、科学的解决办法。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陕西省考古队张亚旭队长的陪同下,课题组先后考察了江村大墓、薄太后南陵等汉墓遗址以及部分唐代墓穴遗址。朱队长详细介绍了墓穴遗址的历史渊源和考证依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还向课题组详细介绍了当前考古发现的处理流程,并就其中的核心需求、困难等,特别是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的技术需求,与课题组进行了探讨。

(江村大墓考古发掘现场)

(唐代墓穴考古发掘现场)

考察结束后,双方就考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初步形成了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方案。方案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物出土现场的数字化记录,通过3S等核心技术,实现文物出土现场三维结构的动态重建、管理及应用,进而开创关于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新模式。

(课题组成员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进行讨论)

实验室作为测绘遥感领域较早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一,在文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将摄影测量等核心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地学之外的领域,也是实验室“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此次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合作,是实验室在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领域的又一次创新探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陈爱东同志表示,希望将合作成果在文博界进行推广,为全国的文博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