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24-07
海量、多源的遥感影像为城市规划、资源监测、灾害应急等应用任务提供了数据基础,然而,现有遥感影像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从遥感影像中获取地物目标的位置与类别信息,难以进一步形成决策知识。如何将遥感影像转换为语言文本是其中的关键难题。为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爱龙和钟燕飞牵头的RSIDEA研究团队近年来围绕这一问题,从多模态遥感视觉-语言推理基准数据集到基准模型进行了逐步探索研究,在人工智能会议AAAI 2024和遥感一区TOP期刊ISPRS ...
05
2024年6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给李德仁院士颁发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持续开展热议。实验室党委书记秦后国:非常荣幸和激动,能在人民大会堂现场目睹习近平总书记给李德仁院士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
03
02
01
24
2024-06
20
6月18日上午,雷达遥感领域著名学者、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法比奥·洛卡(Fabio 洛卡)教授做客星湖大讲坛第十八期,在星湖楼305报告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前沿报告:Along-Track Mult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Formations of Minisatellites。报告由实验室廖明生教授主持,来自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线上直播平台等近300多名师生听众聆听了报告。洛卡教授介绍了他与团队在合成孔径雷达(...
2024年6月15日,第一届雷达干涉测量学术研讨会于武汉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以“感知地球脉动,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针对国家对地观测重大任务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迫切需求,对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研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共议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郭华东、孙和平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17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7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6月18日中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届毕业生座谈会于实验室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实验室党委书记秦后国,党委副书记张婧、副主任蔡列飞、邵振峰、眭海刚、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关琳及各负责老师和15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张婧主持。 座谈会开始,15位参会毕业生依次发言,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实验室学习、科研和生活的感悟,并介绍就业去向,此外也围绕学生培养、党团建设、日常管理、组织服务、...
15
2024年6月11日上午,《Big Earth Data》期刊副主编、挪威科技大学范红超教授做客星湖大讲坛第十七期,为线上线下的听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利用ALS点云技术自动生成多细节层次的三维建筑模型。多细节层次的三维建筑模型作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核心构件,不仅可涵盖复杂的屋顶结构特征,还能包含具有丰富语义信息的立面几何形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范红超教授首先向我们展示了挪威科技大学的校园风采以及他在挪威的多彩生活点滴,...
5月31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2024年本科招生工作专班研讨会。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招生工作处处长吴奕、实验室党委书记秦后国、主任杨必胜出席会议。实验室领导班子及招生组成员参加会议。 实验室党委书记秦后国主持会议。他分享了2021年作为宜昌招生组组长 参与招生工作的经验,指出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招生政策的基础上,理清学校的比较优势,切实做好2024年本科招生工作。 实验室教授、咸宁招生组组长方志祥介绍咸宁组近年来招生工作的开展情况,...
18
2024-05